丰功伟业穿喉过,杯酒沉浮江山定。
饮尽杯中看朝堂,抚掌笑谈数帝王。
一首诗作罢,在场没了声音。
好半晌的沉寂,突然间,就像压抑了许久的洪流,下一刻决堤,满堂哗然。
“好诗!合辙押韵,对仗工整,气势磅礴!”一个书生不自觉的喃喃道。
要是高天赐在场,一定能活活的笑死。一首广告词,竟然当得起对仗工整,气势磅礴的好诗了。
但他当时敢抄这首广告词,自然也有他的理解。
唐诗开国第一首,是魏征所做的,名叫《述怀》,在当时被惊为天人,也不过是五言而称不上绝句。
无论唐诗还是宋词,都是国力的一种体现。在唐之前,纷争不断,对于读书人来说,比较务实的治国策更加实用。
因为大唐鼎盛,诗词才能飞速发展,文人更加的追求生活,所以唐诗盛行。而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盛唐中唐时期的人,都是在武则天和李隆基丰富国力之后。
到了宋,虽然军事衰弱,但物产丰富,所以诗更进一步发展,不光是抒发胸怀了,更加上词牌名和乐器,很多成了婉转小调。
他了解到这个世界,在大洛之前都跟正史顺序大致相仿,前朝乃是隋,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杨坚的那个隋,但显然,唐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了。
而诗道的发展,通过他的了解发现,还尚处于萌芽阶段,所以一首七言广告词被奉为佳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首广告词,即便在场的书生,也不由得从心中赞叹。
文人就是如此,他可以不认可一个人,但他没办法不从心里去认可一个绝好的作品。
满堂议论声中,那名监生给出了评价:“诗乃佳作,人却不然,有才无德!”
他这话出口,竟然使满茶肆的文人暗自点头。
胡来冷笑:“你们有德,怎地起大早来贪这艳色?”
监生反唇相讥:“是你们这些膏粱子弟张口闭口不离花魁,我等读书人,连口茶都喝不得么?”
他这话说的没毛病,这些书生虽然也是对花魁好奇,可人家谈论的是诗词歌赋文雅之事,只是眼神有意无意的瞟了眼对街的教坊司罢了。
“哼,虚伪。”胡来轻蔑。
“呵,庸俗。”监生不屑。
言罢,监生头也不回的走出茶肆,在场的书生文人全都起身,跟着监生一起向着坊外行去,背后传来公子哥们一阵嘘声。
·······
作为主人公的高天赐此时感觉耳朵火热,身在长安县府衙的他,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出了名,知道的话,以他的脸皮,不免得也会自满一番。
他一脸无语的看着手中那个字条,上面只写了一个“杀”字。
这个字条,正是前日大理寺寺卿裴逡,差手下寺丞来送文书时,暗地里给他的。
高天赐不明白,裴逡的这个杀,是让他杀谁。
杀彭家庆?可是他递给大理寺的公文只说彭家庆徇私枉法,欺压良善,贪污公款,强占土地。
而裴逡授权的公文当众宣读,上面却提及了彭家庆参与了良有平一案。
这就复杂了,良有平可能伙同五京留守司偷运军械一案,是陛下下令严查,而自己只有协同办案的权利。
裴逡说彭家庆涉及这桩案子,他不知道是真是假,经过两日六制不良人的审讯,还有对彭家庆府内衙内卷宗的调查,十有八九彭家庆跟此事是没有关系的。
既然没有关系,裴逡非要让两个不相干的案子扯上关系。
彭家庆要是跟良有平一案扯上关系,那么就是钦犯,哪里能随便杀?杀了的话,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又为什么急于杀他?
高天赐一时想不通其中关节,于是他始终也没有亲自提审彭家庆与其师爷。
他又给裴逡写了封信,让高升送老爹二弟回府后,亲自送去。
彭家庆到底是杀还是不杀,以什么名义杀,为什么要杀,他得问个明白,所以他现在,正在等裴逡的回信。
为你提供最快的有点狂有点燥更新,第三十三章 杀与不杀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