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落叶归根VS衣锦还乡(2 / 2)

作为在大明朝政治地位极端低下的商人,尤其是他们这些流亡海外的商人就更不用说了,林公琰是有自知之明的,要不然也不会来到倭国,更不会成为唐通事。

可是现在下,就是在现在,他就成了大明朝的锦衣卫试百户啊,堂堂正正的正六品武官,最关键的是锦衣卫啊,特务机构,有了这个身份,他就可以大摇大摆的回乡。

地方官见到他不仅不敢管,还要客气地对待着,这就是特务机关的好处,虽然名声有些不太好,但是只要有实惠就行,商人重利轻离别,何况是名声呢?

想到这里唐通事林公琰扑通一声就跪在了甲板上,泣不成声地哭道:“小人,哦,不,卑职谢过大人的栽培之恩,大人提携之恩,卑职没齿难忘。”

李明辉见状笑道:“林百户快快请起,这和我无关,你要谢就谢皇太子殿下,是他老人家将外面这些粗鄙之人拣拔到朝堂上,成为朝廷的一员。

他老人家才是外面的衣食父母,才是我等的大恩人,一切荣耀归于殿下,他才是外面的大救星。”

“是,是,特使大人说的对,没有太子殿下,哪有小人的一切,卑职谢过太子殿下,皇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唐通事林公琰也是个人精,立即就朝向北方,恭恭敬敬的下跪磕头,全程一丝不苟,就是朝廷的御使等在场也挑不出一丢丢的毛病和瑕疵。

不明白他这样的流落海外的商人是如何学会了怎么复杂的大明官场礼仪的,看来人的潜力真不是盖的,很多东西可以无师自通。

唐通事林公琰是高兴坏了,起到的效果也是杠杠的,旁边的一众人等都是羡慕嫉妒恨的看着他,双眼放着绿光,要不是在大明特使的船上,唐通事林公琰怕是要被人掀到海里了。

尤其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樟港身的刘一水他可是在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日本元和四年)之前就定居长崎的,算是来倭国的元老和先锋了。

也是在长崎的唐通事中资格最老的一人了,见到自己的后辈小人的林公琰都攀上了大明特殊,心里如何能平衡呢?

“哼,让这个小辈捡了便宜了,看来自己也得出马了,要不然好处都能让别人抢光了,自己连口汤都喝不到了。”刘一水在心里暗暗想道。

锦衣卫试百户的身份其实并不是非常的贵重,可是这是攀上大明皇太子殿下的一条捷径,也是回归大明正统的一条正途,在倭国再风光又能如何?

国人在骨子里都有乡土情结,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主要是受中国农耕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自古以来安土重迁,一旦离开故土,就会产生思乡之情,进而思念亲人、爱人。深层原因是经济与文化的影响。

经济上,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农耕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稳定,一块土地可以无限地轮番耕种。

长此以往,中国人便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地方,对家乡的感情也就极其深厚,以至于死了也要“落叶归根”。

文化上,中国正统的儒家思想强调“中庸”,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强调“善孝为先”……这一系列的思想也注定了中国人的思念之情情深意重。

而从古至今,衣锦还乡都是每一个游子的梦想。试想哪一位游子功成名就后,不想荣归故里?西楚霸王项羽在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而他却执意想回到家乡,那句: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大概就是最早关于衣锦还乡的说法,也是最出名的衣锦还乡吧?

落叶归根,荣归故里,衣锦还乡,解甲归田……这是多少国人的梦想啊!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双面太子爷更新,第503章 落叶归根VS衣锦还乡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