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唏嘘喜庆(3)(2 / 2)

紫色 situhan 5799 字 2021-12-11

“从众心理能够解决住户走上富裕的期盼吗?我觉得你这就是忽悠!”

“你啊!表哥,你回学校后去补一门人类社会学的课程吧!看来你对人类发展根本就不明白!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只有人口基数达到一定程度,科学技术才会发展,社会结构才会变革,没有这个基数,人类就是苟延残喘!当然,这不包括有文化传承的变化,其实,这门课程说起来不简单,我在这里没法跟你说清楚。”

李凡说的这个没错,在人类有正式文字记载的三千多年的历史里,中国领先世界2800年,说起来是文化传承的厉害,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什么呢?是人,没有人,文化传承怎么传?有了人就有了社会,有了社会就有了需求和生产,就有了市场,而在中国历史上,市场经济其实比欧美国家早的多,所以,远在宋朝经济的发达就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那个时候,不计算北方游牧民族,人口就超过了一亿,想想看,那个时候欧洲有多少人口?中世纪的欧洲连人口统计的资料都没有,到了元代的时候也不过6、7000万而已。

一些研究历史的人感到奇怪,说秦始皇当时为了扩展岭南征服百越,派出了大将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去了岭南,在岭南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后来,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跟着项羽刘邦趁火打劫,秦朝很快灭亡。有人就觉得为什么在岭南的五十万大军却没有回援呢?不回援的理由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根本就没有五十万大军,充其量是一些凑数的民夫和乡勇。

根据史**载,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全国人口才3000万,秦始皇去哪里找五十万大军去南征?而且,以百越那中原始的荒蛮之地,嬴政不可能那么看得重他们,五十万军队?怎么可能。3000万人口除掉老小,除掉妇孺,还能剩下多少人?整个秦末汉初的战争其实规模也不大,刘邦就那么点人,就可以在灞上固守,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人口少。双方的军队数量都不多。经过战争,刘邦获得天下的时候,整个国家的人口只有1200万。啥概念?偌大个国家就这么点人,平均值还不如当今的俄罗斯呢!直到汉景帝的时候,国家人口才增加到6000万。

“每次人口暴增的时候就是出现伟大科学家的时候,你留心一下,张衡是哪个年代的?正好是东汉强盛的时候,人口也从王莽篡汉时期的下降恢复起来了。唐宋八大家都是在人口高峰时期出现的,更别说咱们近代现代的科学家们,是不是有一种扎堆赶过来的意思?这就是从众的特质,人只要都在一起,再怎么差劲和竞争,总会有合力出现,尤其是华人,更喜欢抱团,更喜欢一把筷子折不断。”

李凡这最后的收尾,还真是把钱博平给震住了。人家不是学MBA的,可人家这学识……钱博平有些脸红了,他决定开学后好好的去找课本看看。

“刚才说到秦朝南征,有个小典故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啊?”李凡又说道。

“啥典故啊?不会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吧?”钱博平已经被李凡弄的紧张了。

“瞧你,一个小故事而已。”李凡笑道,“知道我们现在吃的米粉是谁发明的吗?在哪里发明的吗?是在桂林,而且是秦军发明的!”

“不是吧!你这一定是野史。”钱博平立即不认账,嘲笑李凡又忽悠他。

“这可不是忽悠哦,是有考证的啊。”李凡一本正色的说道,“当年秦军南征,越过了灵渠以后就算是进入了珠江水系,在这一水系里,只有稻米没有小麦,这让喜欢吃面食的北方秦军感到很难受。后来他们按照北方的习惯把大米磨成粉,然后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才做出了米粉和切粉,这就是南方米粉的鼻祖。还有一个特色是,在这片水网山区地带里,战马使不上劲,还要消耗大量的草料,有些马病死了,于是,军士就用马肉放在米粉里,现在,好像除了桂林某个特定的餐馆里有这个马肉米粉以外,其他地方基本上没有这样的吃法了。后来赵佗带领大军进入珠江三角洲,在这里又发明了‘河粉’‘肠粉’等吃法。这些吃法后来又回流到内地生产稻米的地方,极大的缓和了大米的食用量,一把大米就可以做出一大碗米粉来,湖南湖北江西的喜欢放辣子进去。北宋灭亡之后,大批北方汉人南下,成为客家人,他们尤其注重粮食的节约,于是,著名的;‘客家老汤米粉’也出现了,现在啊,这可是广东当地人最喜爱的早点之一呢!”

钱博平不得不服气表弟了,人间处处皆学问,自己知道却是平时不注意,弄的每每跟李凡聊天的时候就只能当听众,完全搭不上话,太糗了。

这边在快餐店里聊天,而另一边的段蓝却是在紧张的与相关部门的人争论,两套设计方案,越比越是觉得李凡他们这边的厉害,可是,偏偏那个官方设计院的总工就是不买账,完全不顾脸面的鸡蛋里挑骨头,最后竟然说“不知名的设计公司不安全,万一出了问题谁来负责?”这样的话,气的段蓝都想打人了。

“你为什么不能把设计者公布出来呢?难道说跟我们这样的人还要保密?”某审批官员疑惑的看着段蓝,“虽然项目的资金是你们自己筹集,可使用的土地是国家的,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还是把所有的细节弄清楚的好。”

“我不公布自然有不公布的道理,他们与你们的设计院是完全不一样的,你们想到的问题他们都想到了,你们没有想到的问题,人家也想到了,而且,人家提出的解决方案比你们的有效,审批这个项目难道还要通过你们设计院?”

这也是一个奇葩的事件,审批部门搞不懂段蓝拿来的设计思路,于是就把设计院的院长总工给请了,搞成了设计院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