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领命取了公文印信,命蔡和带着袁熙前往新野,帮助袁谭上任新野县令。
蔡和不解道:“袁绍坑害刘和,我们一向与刘和交往不错,为何不帮他报仇,反而接纳其子?”
蔡瑁轻笑道:“三弟见识还是浅薄了些,昔日汝二哥前往幽州卖粮,刘和一番暗示,其实是忌惮刘备,以刘和识人之能,此人将来恐为大患。”
蔡和皱眉道:“何以见得?”
蔡瑁冷哼一声:“今刘备稳坐南阳,收买人心,蓄积钱粮,常以汉室宗亲自居,恐其志非小,若不早除,纵主公亦不能压制,我将袁谭等人留在新野,若袁术果真发兵来,首当其冲的乃是南阳,与襄阳无关也!”
“好一招祸水东引,大哥妙计。”蔡和猛然醒悟,立刻带了书信去见袁熙。
任命文书也有一份传到宛城,刘备看信大惊,忙派人去请军师徐庶前来商议。
自从在虎牢关会盟,见识了诸侯实力之后,刘备备受打击,这两年一直在南阳广纳贤才,训练兵马。
他本以为凭借魏延等人,定能在盟军中建功扬名,但反而折损兵马,伤了魏延,未等战事结束便黯然返回南阳。
认识到实力差距之后,刘备回到南阳定下心来,在宛城、鲁阳、新野三地开馆广纳贤士,命邓芝、陈震接纳四方宾客,量才而用。
其时中原战乱,许多人南下避乱荆州,刘备趁机拦截诸名士,亲自到馆驿、酒肆拜访,折节下交。
他在南阳本有仁德之名,百姓无不称颂,又能屈己待人,许多人大受震动,渐渐慕名前来,又彼此推荐,麾下文武达二十余人。
其中以颍川名士徐庶最受器重,拜为军师,除杨仪、李严等南阳本土名士或请或来投以外,又有收留诸多才俊。
如颍川陈群,有治世之才,任宛城县令,繁钦善写文章,担任主簿,陈留毛玠,以清廉公正著称,拜为郡丞。
虽然襄阳蔡家对刘备颇有偏见,暗中多次打压,但幸得蒯家支持,又迎娶蒯良族妹为妻,在南阳逐渐站稳脚跟。
一日樊城县令刘泌外甥寇封到宛城呈报公文,刘备见此人器宇轩昂,做事干练,又颇知武艺兵法,甚为喜爱。
问过身世,方知是罗侯寇氏之子,因父母双亡,所以寄居在舅父家中,刘备中年至今无后,欲嗣为义子,亲自到樊城与刘泌商议。
刘泌正愁不知该如何教导寇封,见刘备有此意,欣然从之,便命寇封拜刘备为父,改名刘封,与魏延同掌南阳兵马。
诸多英雄豪杰会集于此,刘备都以理待之,文武诸人,共相辅佐,在南阳深得人心,唯一让他担心的是,刘表似乎对他的戒心渐重。
毕竟刘表是荆州牧、镇南将军,汉室宗亲的名望比他还要高,若是有一日忽然将他调离南阳,收去兵马,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每一次南下到荆州避乱的名士,刘备都不敢强行阻拦,只是前往拜谒,以好言邀请。
此次袁绍一家人南下,更牵动天下人的目光,刘备对此十分谨慎,正犹豫是否要去会面,未料已被刘表任为新野太守,这可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