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处城门告破,谁都知道衡雍邑已不可守。然而郑国立国至今,两百多年的养士之恩,使得城内仍然有一批死忠的国、士之族在为它负隅顽抗,以自己和家族的性命,报答这份恩德。
不过随着黑山大军越来越多的涌进城内,这些抵抗也逐渐一一被消灭,只有零星几处地方,还能凭借地利抵挡一二,却也免不了早晚被屠戮的命运。
终于,随着天色渐渐放明,城内的战乱渐渐平息,几处起火的建筑也被扑灭。衡雍邑大夫在乱军中被杀,守军群龙无首之下,黑山军迅速控制住了城主府、仓库等重要地方。随着残敌不断被肃清,越来越多无路可退的城内守军,开始放下武器向黑山军投降。
至此,衡雍邑终于被彻底攻占。
在数百黑山步徙的簇拥下,于正骑着高头大马,穿着骚气的明光凯,以胜利者的姿态,越过破烂的城门,踏进了衡雍邑。
西门吉、左濮二人早已率领数十名将官、千名士卒在此等候,此时一齐躬身施礼道:“恭迎主君入城!”
西门吉、左濮先一步上前禀报道:“启禀主君,我等不负使命,已于夜间顺利攻下城池,如今城内残敌也已被肃清,请主君入城检阅。”
于正看着厮杀了一夜,有些疲惫的士卒们,但他们望向自己眼神仍充满着不可言说的兴奋和希冀。于正知道此时自己该说点什么了,因而他高居于马上不吝夸赞道:
“将士们昨夜辛苦了,胜利属于我,也属于你们。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是天下最精锐的步徙,即便是霸主齐国的军伍也不过如此。”
士卒们最是质朴不过,丝毫不以为这是自家主君的恭维之言,闻言纷纷骄傲地抬头挺胸,想要露出天下精锐应有的样子。
人群中有会说话的,这时适时地出言:“黑山军威武,愿为主君荡平仇寇。”
“黑山军威武,愿为主君荡平仇寇!”士卒们纷纷跟着一起兴奋地喊道。
于正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当众嘱咐了记录官要如实为将士们叙功发赏,不得有克扣之事发生,否则为他们是问。
士卒们见主君这般关心自己,更是感动,一时间人人皆欢。
于正辞别热情的士卒们,带领着手下重要家臣缓缓步入城主府内。这里经过一番战斗,还有些血祭未干,然而于正却丝毫不以为意,他再不是当初那个初上战场嫌弃血腥味浓重之人了。
军事胜利后,接下来的事便是安民,这同样也是重要事务。
此地原本是属于东虢国的疆域,但郑人东迁后,东虢国被灭投靠了北虢,所以此邑已并入郑国历经了两百多年的统治,如今邑内的贵族早已都是郑人一系,所以之前才会抵抗地这般激烈。
如今于正既然控制了此邑,更想要长久地治理此邑,那么就必须打压一派、拉拢一派。打压的自然是那些亲郑的士大夫之族,拉拢的则是已经沦为普通国庶的原东虢贵族力量。
虽然经过两百多年时间消磨,他们再无贵族的家门,但不同于普通庶人,其中一些人多少还是有家学教育的。所以可以从中挑选一些堪用之才,委以邑中的小官小吏之职,以本地力量压制本地反对势力。
于正需要这些人替自己安抚住民众,稳住局势,而这些人被压制了两百年,也急需一个表现的机会来重建自家的家门荣光,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
当然,邑守的人选还是要由黑山军的人亲自担任的,不能放给外人。
考虑到当前的形势,于正与西门吉商量后,定下了此次战役中表现出色的一位姓田的中士来担任邑守,并留下五百军伍与他一起驻守此地,保障后路安全。
从这名中士的姓氏就能看出来,这是黑山户籍制度初建时取的几个主要姓氏之一,所以其人虽然勇猛、忠心,但是治政能力却不一定见得出色。
于正自然也提出了这个担忧,西门吉思虑了一会儿倒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启禀主君,我的门客之中有一名叫作共皓的,乃是共伯后裔庶支,颇有才能,可以留下辅助这位田邑守。”
共皓这人于正也是听西门吉提起过的,当年共邑之战,他力劝西门吉不要用水攻免得生灵涂炭,可见是一位有仁心之人。有他辅佐,一文一武倒是相得益彰,于正思量后便立马同意了。
将二人叫来给与了正式任命,于正又难免苦口婆心地嘱咐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