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炼制的铁器品质优良,甚至堪比青铜,所以若是放开对外的贸易,必然会被各国的士大夫阶层买走,重新铸造成刀剑,因而即便是黑山限制刀剑的出口,其意义也不会太大。
众人也都明白了端木容和左林所说的事实,在各国金属短缺的情况下,各国诸侯以及士大夫只会将“铁”运用到武器上,用来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所以无论出售的是铁制刀剑还是铁制农具,甚至是锻铁原胚,其结果是一样的,甚至成品的铁制刀剑价格还要更高,而锻铁原胚因其铸造方便也必然会大受欢迎。
于是,黑山出口铁器之事得到了大家的公议,主要以出口铁器的刀剑为主、也出口大量的锻铁原胚。
而要出口锻铁原胚,这其中便涉及到一个兑换比例的问题,“铁”和“铜”该以什么比例兑换。
“锻铁原胚出口无疑更加省时省力,只是与青铜兑换该如何作价呢?”于正向着家臣们提问道。
于正明白铁器的作用,铁器的锋利程度更在铜器之上,所以他心中倾向的铁跟铜的兑换比例是1:1左右。
然而跟家臣们一番讨论,家臣们则普遍认为铁跟铜的兑换比例能达到1.5:1甚至2:1左右就不错了,也就是说铁贱铜贵,两份铁才能换一份铜。
闻听此说法,不只于正不服气,连工备司的老好人左林也难得愤慨地出言反驳道:“我黑山铁器的锋利程度尤甚于青铜兵,如何却铁贱铜贵,还到如此比例?我以为便是一两锻铁换一两铜也是绰绰有余的。”
左林作为工备司的主官,向来以黑山铁器为荣,可以说每一件黑山铁器都倾注了他的心力,因而才有如此言辞。
端木容面不改色,言道:“铁器虽利,然而各国知之甚少,而铜乃千年‘美金’,久在人心,自然更得认可。欲以铁钱代铜,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监察司的主官义宁也连连点头,却是起身出列为大家讲述了石城邑最近破获的一起“钱币案”。
日前,监察司接到民众的举报,说黑山上一直存在着一个隐秘的黑市,除了交易一些特殊的违禁物品外,其中最大的一块交易,便是以黑山的铁钱去兑换各国的“铜钱”。
接报后,监察司立即调集精锐力量出动,最后此案快速得以告破。然而监察司的办案人员却发现,黑山上有不少民众都曾参于其中,兑换过许多铜币。
也就是说,黑山的部分民众还是不放心铁钱的价值,在以很高的价格买入相对价值更恒定的铜货币。其比例甚至达到了一比三左右,即三两铁钱才能兑换一两铜钱。
即便是在统治根基最深厚的黑山上,虽然铁钱在民间已经流通了一段时间,也得到了大家一定程度的认可,但是铜毕竟是存在了上千年的重要贵金属,其价值更是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在普通民众心中,铜钱还是要比铁钱要更可靠。
于正大感惊讶,道:“哦,竟有此事?”
他还没来得及细细查看各司的公文,所以尚不知晓此事,此时听来甚觉惊讶。他赶忙从公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中找出了此案,细细游览起来。
良久之后,于正才喟然叹道:“罢了,此案监察司处理的不错,此案参与的民众甚多,还是以罚钱处理较为稳妥。”
看了此案的案情及民众的叙述后,情感上于正自然是可以理解这种行为的。毕竟铁钱只是在一个地区内部流通的新兴货币,想要去取代一个在国际上长期流通的货币,那必然是极不容易的。
若把“铜”比作后世的美元的话,“铁”就是刚刚强势兴起的华币,想要取代美元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乃至需要发生一些影响世界格局的大事。
更何况于正的黑山虽然在卫国已经成功崛起,但是在华夏诸侯间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黑山铁钱的流通也主要是在黑山上的石城邑、康邑两地,便是最新纳入治理的百泉邑和共邑的民众也还未完全接受铁钱。那些稍有些身家的国人,仍然还是将铜作为最主要的货币储备。
民众存一部分粮食,存一部分铁钱,也存一部分铜钱,对家庭的保障来说无疑也是稳妥的做法。
黑山上情况尚且如此,这让于正对铁钱的推广和前途不免有些担心。如果黑山贸然跟外界开放铁器贸易的话,民众很可能将自己辛苦赚来的铁钱去低价换了商人们的铜钱,作为自家的货币储备。那么黑山铁钱的价值势必大跌,到时甚至会影响到铁器的价格。
于正对着家臣们说出了自己这个担忧,端木容则不以为意道:
“物以稀为贵,我们黑山能大量产铁,所以自然是铁贱而铜贵。若是商人们将我们的铁运往产铜的楚国,铁少而铜多,说不定铁的价值便会超越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