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深感自己麾下人才的不足,比如西门吉,可帅一旅而难将一军,比如计察,虽忠心有余但韬略稍逊,其余渠仰、元锐、施展等人也各有各的亮点,但总还需时间磨练成长。
现在,于正攻下了浚邑,打算利用此地的财货和人口,把自己的步徙军队再扩充一倍,编为正卒千人、辅兵千人的四旅之师。如此,人才储备方面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此时人才的选拔制度主要分为三种:
一是军功制,此次浚邑大战,步徙军中自也涌现出一批有功之士,于正提拔了其**勋最著的三人为“下士”,以示嘉奖,另外功劳最大的施展则被提升为了“中士”。其余等有功之人,也都于《评功册》上记录其功,发下军功勋章和钱粮奖励。
此制度乃是于正目前选拔人才的根本制度,因而对它把关极严,绝不允许军中有私相授受,买功卖功之事发生。
二是举荐制,于正特地找来本地的三老和有头有脸的士人,便是希望他们能够举荐自己族中的子侄人才出仕。不过看他们兴趣寥寥的样子,似乎对此并不敢兴趣,另于正大感惊讶。
问询了计察,通过他的讲解,于正这才明白过来原因。
原来,虽然是于正收复了浚邑,但是这浚邑具体封赏给谁还未可知。在浚邑大夫还有后人活在世上,并未完全绝嗣的情况下,大概率国君还是会将此地封给原主的后人。不让自己的封臣宗庙祭祀断绝,这是君主的仁义。当然,因为之前的失地之责,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封作为惩罚。
所以,作为本地士人们的选择,最佳的,那当然是直接出仕国君,成为君主的直臣。大夫的臣子,算是国君的陪臣,虽然同样可以为国效力,但是相对晋升空间会小得多。
除非才能特别出众,可以被国君看到或是得到大夫举荐,才会被国君破格收为直臣。否则一般情况下,国君也不会夺人所爱,去挖自己大夫的墙角。
比如后世赵国的蔺相如,他原是宦者令缪贤的臣子,得缪贤的举荐,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立下了大功,这才被赵惠文王收为直臣,封以大夫之爵。
所以本地士人的第一选择,便是成为国君的直臣,特别是在如今卫国人才凋敝的情况下,这是完全可以一试的。
即便不能成为国君的直臣,他们还有第二选择,便是出仕未来的浚邑大夫。如此,不仅可以就近得到封地,而且还方便照顾家里,总好过跟着于正远走他乡。
所以,因为这些现实的原因,又加之于正此时还没有自己确实食邑的缘故,所以浚邑的士人们并未派出自己的子侄出仕,却是给于正出了另外的主意,那就是让于正效仿古人“树旗招贤”,吸引那些民间和乡野的人才。
于是,于正按照三老的建议和此时的古礼,准备了弓旌车乘、还有干旄、干旟、干旌等各类旗帜,将一切仪式感做得很足,组建了一支专门用来招贤的车队。
干旄(máo),就是以牦牛尾装饰的旗杆,干旟(yú),以鹰雕羽毛装饰的旗杆,干旌(jīng),以五彩鸟羽装饰的旗杆。干旄、干旟、干旌等三类旗帜树于车后,可以显示出威仪与庄重,凸显招贤的诚意。
这是古礼,虽然于正看着很奇怪,但还是一一遵从了。
于正命人遍搜府库,好不容易才收集到这几样稀奇古怪的玩意,总算完成了三面旗帜的装饰。便让手下驾着插有三面招贤旗的车队,来回奔驰于浚邑城中。车上有人击鼓,有人鸣锣,可谓声势浩大,国庶们争相前来观看。
车上还备有一声音嘹亮之人,对着围观众人高声唱道:
“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贤才;
今戎狄退散,疆域重复;大夫招贤,同谋国事;
虽布衣之人,尤可登于高位,求贤若渴之心,不使野有遗漏。”
这是说,卫国恢复了,有才能的卫人赶紧来我这出仕吧,我们共谋大业,即使你是乡野之人,我也不会嫌弃你的出身。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大张旗鼓,却还是观者甚众,真正应募者却寥寥。
最后,连于正都亲自上阵了,他穿上华服,登于戎车之上,亲自宣讲。又将赏格不断提升,凡应募被取中为“士”者,皆赏黄铜百金、丝绸十匹、良马四匹、车一乘、奴仆五人。
瞬间就让你体会到贵族阶级车马奴仆一应俱全的待遇,不可谓不丰厚。
“阿濮,你看,于正大夫正在招揽贤才,给的赏赐可真丰厚啊?”一个背着干柴的中年人对着身边的半大儿子感叹道。
“父亲,咱们家祖上也算名门之后,父亲您也知晓兵书战技,何不去求个出身,总好过埋没于荒山田亩之中,终日以砍柴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