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火龙标之威!(1 / 2)

“黄巾力士,把黄家父子移出大道来。”

清虚道德真君在云里见闻仲果然退兵了,命黄巾力士把混元幡将人移出大道。

却是不打算现身相见。

若问为何不见。

原因很简单,此番虽是救命之恩,却到底仙凡有别。

且他个人来说也是不愿意与凡尘俗世有过多牵扯,不想被拉扯进那些因果里。

毕竟自己一脉纵与黄氏有些渊源,可于自己却是没有多大干戈的,所以还是不见的为干净。

且说黄家父子兄弟被混元幡移出。

如醉方醒,如梦方觉。

一个个马上揉眉擦眼。

等到定睛看时,四路人马去得影迹无踪。

“嘶!”

“刚刚发生了什么?”

“我方才恍惚作了一场梦,怎的梦醒了追兵竟也不见了?还是说追兵才是梦?”

“……”

众人惊异不已。

甚至怀疑起了人生。

黄明为了人心不散,给此次事件定性道:“此乃吉人自有天相也。”

众人听了,深以为然。

而黄飞虎则忙向众弟兄道:“方才人马俱不知往那里去了,我等乘此时速行,过临潼关方好。”

众将听令。

速速策马前行。

谁知来至临潼关。

便见一枝人马扎住团营,阻住去路。

只听得炮声响处,呐喊摇旗。

临潼关总兵张凤全妆甲胄,八扎九吞。

只见:

凤翅盔,黄金重!柳叶甲挂红袍控!

束腰八宝紫金厢,绒绳双叩梅花镜!

打将钢鞭如豹尾,百炼锤起寒云迸!

斩将刀举似秋霜,马走临崖当取胜!

大红幡上树威名,好威风!

……

彼时张凤早已听报,黄飞虎领众至关前。

遂上马至军前,大呼道:“黄飞虎出来答话!”

武成王乘神牛至营前,欠身,口称:“老叔:小侄乃是难臣,不能全礼。”

张凤深深看了他一眼,道:“黄飞虎,你父与我乃是一拜之交,你更是大王之股肱,况是国戚,为何造反,辱没宗祖?”

又说:“今汝父任总帅大权,汝更是居于王位,岂可为一妇人而有负君德?”

张凤与黄飞虎之父确为故旧。

亦是真心为黄飞虎而感到惋惜。

在他看来,黄飞虎未来前程可谓是大有可为,而如今反叛,却是沦为逆贼,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是以他深表惋惜:“你今日反叛,如鼠投陷阱,无有升腾,即老拙闻知,亦替你惭愧无地……真是可惜!”

又规劝说道:“你若听我老拙之言,当早下坐骑受缚,解送朝歌,百司有本,当殿与你分个清浊,辨其罪戾。”

“庶几大王姑念国戚,将往日功劳,赎今日之罪,如此可保全一家生命……如迷而不悟,则悔之晚矣!”

要说这番话也没啥毛病。

但前提是要遇上太平盛世,贤明君主。

而如今朝歌大王又岂是良主?

黄飞虎虽说如今还念及一番曾经的君臣之谊,但亦是已经被纣王的所作所为伤透了心。

况如今走到这一步,他也没有什么回头路可言了。

——只要今日退了这一步,那自家这一家老小性命迟早要无……

是以黄飞虎只是摇摇头道:“老叔在上,小侄为人,老叔是尽知的……”

“纣王荒淫酒色,听奸退贤,颠倒朝政,人民思乱久矣。况君欺臣妻,逆礼悖伦,杀妻灭义……”

“想我黄飞虎兵平东海,立大功二百余场,定天下,安社稷,沥胆披肝,治诸侯,练士卒,神劳形瘁,有所不恤……”

“而当今天下太平,大王全然不念功臣,反行不道,而欲使臣下倾心难矣……”

“望老叔开天地之心,发慈悲之德,放小侄出关,投其明主。久后结草衔环,补报不迟。不识尊叔意下何如?”

说完,黄飞虎有些期待地看向张凤。

其实若只他一人,他倒宁愿是即刻死了。

可惜……

他的身后还有他的孩子。

还有那些与他生死与共的兄弟。

“好逆贼!”

张凤闻言大怒:“你敢出此污蔑之言,欺吾老迈!”说着,手起一刀砍来。

黄飞虎并不想与他争斗,只将手中枪架住,道:“老叔息怒。我与老叔皆是一样臣子,倘老叔被屈,必定也投他处,总是一般。”

“从来有言:‘君不正,臣投外国。’礼之当然。老叔何苦认真,不行方便?”

张凤不依不饶,又是大喝:“好反贼!焉敢巧舌!”又一刀劈来。

这下黄飞虎也怒了。

——我好言相劝,甚至伏低做小,只消你放我过关,而且我也承诺日后我发达了必有所报,你何苦要这般难为我?

既然道理讲不通,那我也只好将暴力了。

于是纵骑挺枪。

与张凤战三十余个回合。

张凤力怯,拨马便走。

黄飞虎逞势赶来。

张凤闻脑后铃响,料飞虎赶来,鸟翅环挂下刀,揭开战袍,取百炼锤,将紫绒绳理得停当,发手打来。

好锤!

冰盘大,碗口小!

神见愁,鬼见怕。伤人心,碎人脑。断筋骨,真稀少!

顺手轻持百炼锤,暗带随身人不晓。大将逢着命难逃,着重人亡并马倒!

黄飞虎见锤将近,提剑望上一掠,将绳截为两断,收了张凤百炼锤。

张凤见捶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