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心里清楚,这一仗无论如何都是要打的。
无论是从刘备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曹秀的角度来看,这一仗都是不可避免的。
刘备自诩仁义,自居皇叔,乃汉室正统,深受百姓拥簇,一旦他弃城而去,那便会民心皆失,那他便彻底没了安身立命的资本。
所以无论如何,他也要与曹秀打一场,即便明知道是输,也要打一场,以此来证明他这个皇叔没有惧怕敌人,甚至舍生忘死的在保护着他汉室子民。
而曹秀率军远道而来,唯一的目的便是在军中树立他的威望,掌握一定的兵权,为日后与曹丕的争斗留下筹码。
可一个主将,若是只靠谋略取胜,却不知战事,从未真正的打过仗,试问手底下的将士们如何能够信服?
所以曹秀也必须要打一场,以证明他的才干和能力,收服手底下将士的人心。
于是这一场眼看着打不起来的仗,到最后则变成了双方都必须要打的仗。
郭嘉不能理解的是,关羽为何想不通这一点?
倘若双方继续耗着,刘备也不出兵偷袭,曹秀也不派兵攻城,待得刘备的粮草耗尽,即便那时刘备再来偷袭,也不过是强弩之末,而到了那时,谁人又能肯定天下局势还是如现在这般呢?
万一袁绍与曹操在官渡的对峙发生了变化呢?万一袁绍战败了呢?万一曹操战败了呢?
影响天下大局的,始终是官渡一战。
所以无论是刘备还是曹秀,他们而今在下邳的这一仗,为的都只是自己。
而曹秀故意安排人去埋伏,也就是为了能够提前结束掉这种相互对峙,谁也无可奈何谁的局面。
因为只有这样,曹秀才能以最小的低价拿下下邳,从而树立起他在军中的威望。
当然,这样做也的确有可能将刘备置于死地。
可是谁也别忘了,曹操都没杀的刘备,无论是曹仁还是张辽,亦或者是他曹秀,也都不会杀。
这就是刚才曹秀故意在曹仁和张辽耳边说的话。
他故意不让关羽听见,其实就是为了让曹仁和张辽知道,他并未故意看在关羽的面子上放刘备一条生路,而是因为当初曹操都没杀的人,他们现在自然也不能杀。
背负一个杀害皇室皇叔的罪名,对他们谁都不利。
而曹仁与张辽也不是傻子,自然是看得出来的,所以两人欣然领命去了。
至于关羽,被蒙在鼓里,自然会觉得受到了欺骗。
只是他的这种感觉,稍显紧张与急促,甚至没能来得及仔细思考便一拥而上,致使他对曹秀的决定产生了怀疑。
“你的意思是,我大哥不会死?”
关羽想通了郭嘉这话的意思,于是当即再度问道。
郭嘉闻声,抬头看了看曹秀,见他微微点头示意,这才开口道:“少公子无论如何也要拿下下邳,刘皇叔无论如何都只有败局,如此情势之下,少公子唯有生擒了刘皇叔,此一战才能彻底结束,才能避免日后刘皇叔去投靠袁绍,让你们兄弟二人各置一方,各自为主。”
“说起来,关将军当好生谢谢少公子才是。”
此言一出,关羽脸色顿时大变。
他自然是明白郭嘉这话的意思的,当此情况之下,一旦刘备弃城而去,届时他唯一能去的地方便是投靠袁绍。
如此一来,他关羽身在曹营,而刘备身在袁营,各自为营,何时才能相见?
说不得到时真的只能在战场上才能相见,届时他们又该如何继续维护心中的正义之道?又该如何维护他们这十多年的兄弟之情?
曹秀让曹仁,张辽埋伏,看上去乃是为了将刘备一网打尽,可事实上却是给了刘备第二次机会。
也就是曹秀在沛县城头下与关羽说的那个机会。
关羽想到此处,心中顿时涌现一股歉疚,为刚才的怒不可遏而歉疚,为刚才对曹秀的怀疑而歉疚。
事实上这不是他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了。
于是他只得起身朝着曹秀恭敬一礼,怅然道:“是关某误会了少公子,还请少公子看在关某担心大哥无虞的份上,原谅关某的失礼。”
关羽本就是一个“懂礼”之人,不然他也不会将刘备与自己兄弟之情看得如此之重。
闻声,曹秀笑着摆手道:“关将军不必如此,曹秀虽是年少,但却也能体谅关将军与刘皇叔的兄弟之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你们三兄弟虽不是亲生,却胜过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