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河南,河南府,永宁县。
一支百人的轻骑冒着雪,进入了永宁县。
“总督大人,我们要不要先通知永宁县的知县?”
说话的是千户袁震宇,是张昊的亲卫统领。
原本张昊在山西有一千亲卫,这次来河南之带了一百来,剩下的就给了武则天。
“不用。”
张昊说道:“我们四处看看,了解下具体情况。震宇你跟着我,其他人在后面跟着,别让人看出我们是一起,不然还以为我们是贼寇。”
他们没有穿甲胄,都是便服,不过带着刀兵和燧发枪等武器。
燧发枪是张昊在山西建的工坊制作的,目前不多只有数百支,带了一百多支来,剩下的工坊和燧发枪都交给了武则天。这事朱由检当然也知道,在山西建一个火器工坊,制造的火器用来组装一部分兵马。
此时是上午还是下午距离午时还有一个时辰左右。
田间地头能看到一些农户在地里挖红薯。
张昊上前搭话:“老哥,我看你们这红薯不错啊,是个好收成吧。”
他前方是一个中年男子在挖着红薯。
见张昊像是路过的书生,于是没了戒心,应道:“是啊,还不错,今年官府要求种的,还好种了,不然这个冬天不好过。”
张昊上前帮他收拾红薯,中年男人诧异了一下,心想这书生还不错。
张昊如此做,让中年男人感到亲近。
中年男子问道:“我看公子是读书人,怎么来这乡下了?”
张昊应道:“我从卢氏县那边过来,打算前往洛阳。”
中年男子说道:“洛阳啊,以前我也去过,是个好地方。”
张昊开始问一些他想知道的问题:“今年少雨,要不是种了玉米,土豆,红薯,恐怕不少人要挨饿?”
中年男子点头:“多亏了县里强制种玉米,土豆还有红薯,有了这些就不用挨饿了,而且这些东西味道还不错,这次官府总算做了一件好事。”
张昊又问道:“老哥你们这里大户人家种玉米这些东西的多吗?卢氏县那边大户人家都很少种,他们觉得这是粗粮,是给畜生吃的,不愿意种。”
中年男子叹道:“都一样。大户人家田地多,又是好田地,又有水浇灌,他们当然不担心天干了,我们这些穷苦老百姓不一样,没法比的。
不过今年雨水少主粮收成少了许多,大户人家不怕没吃的,但那些佃户就苦了,收成少了,他们能得到的粮食更少,我看会有一些人饿死的,唉……”
佃户,就是给地主种地的农户,没有自己的土地,帮地主种地,收成后能得到一些口粮,勉强糊口。
地主们按照比例给他们粮食,收成好多得一些,收成不好就少得。地主不种玉米等作物,主粮减产严重,苦的就是那些佃户了。
而且整个大明佃户有不少,因为灾荒而最先成为流民的多是这些佃户。没有收成地主可不会养着他们。
张昊进入河南地界已经数日,这几日了解的情况差不多。
官府强制让种玉米,土豆,红薯。有地的普通老百姓没有办法不种,结果倒是“因祸得福”了。
而那些地主要么种得少,要么就不种,他们与地方官员利益相关,官府自然拿他们没有办法。
地主在天灾时也很难挨饿,而挨饿的就是他们的佃户。灾荒收成不好,许多地主反而会更压榨佃户,使得佃户能获得的粮食更少。
与中年男子聊了一炷香左右张昊就离开了,一路往永宁县城走,路上发现一些大户人家,果然宁愿地慌着也不种红薯。
“不愿意给崔家种地就滚,没人留你,看你没地种会不会饿死!”
路过一个庄园,正好碰见庄丁在大骂一些佃户。
这些佃户因为今年收成少,地主还压榨他们,得到的粮食冬天都过不了,他们一起抱怨,反抗一下,没想到地主崔家要直接赶他们走。
虽然可以去找其他地主家种地,但就像换新工作,很可能被压低收入一样,佃户重新找地主种地,很可能会被新东家压榨得更狠!
“我们只是抱怨一下,不想离开的。”
“现在才后悔?晚了!赶紧滚!”
庄丁们是得了崔家的意思,不会让这些人留下。
年景不好,地主就裁员,让剩下的佃户一人干几人的活,他获得的利益更多。
所以年景不好时,地主会直接“裁员”许多佃户,等年景好了再招一些。
十几个佃户无论如何请求都没用,最后只能回家。看看能不能去其他地主家找到地种,但今年地主“裁员”的多,恐怕不好找。
找不到地种,一家人就要挨饿,就只能去其他地方求生存,于是就成了流民。
而地主们就是造成灾荒年出现大量流民的重要推手,要承担重要责任。
罪魁祸首当然是朝廷,是朝廷治理无方。
张昊没有上前阻止,以他的权力完全可以让崔家将这些佃户留下,但治标不治本。而且等他离开后,这些佃户肯定没好日子过。
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根本上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