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李白大婚,七品县令(1 / 2)

“恭喜四弟!”

“恭喜四哥!”

“我们家有了一个将军了,可喜可贺,今日大家一醉方休!”

因为岳飞回来,而且被朝廷封为“定远将军”,官职中都督,赐子爵,钱,地等等,让孙家风光无限。

唐朝,尤其是中后期,三品宰相,而岳飞现在是五品官职,已经不小了,这还是他战功赫赫,唐太宗欣赏,才有正五品的官职。

像房玄龄,杜如梅,李靖等等,也只是二品大员,一品官职,比如中书令等等,不会常设,一般功臣死后才会加封一品。

“东突厥比金兵好打,而且李靖等将帅领军有方,功劳是大家一起打出来的,我只是侥幸一些,得到了一些战功。”

岳飞谦虚着说道。

崇祯敬了岳飞一杯:“四哥不必谦虚,若是在南宋,皇帝稍微英明一些,你就可能打败金兵,收复宋朝失地,可惜啊昏君奸臣误国!”

张昊也感叹:“是啊!忠臣良将最怕不遇明君!”

岳飞沉默,想起前世重重,悲从心来,不堪回首。

张昊开解道:“过去的已经过去,不用再想。有什么遗憾,尽量在这一世弥补。来,我们兄弟一起祝福岳飞,也祝福我们自己。”

六人举杯,一切都在酒中。

战事刚结束,岳飞被允许在家待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岳飞去摆放了照顾他的李靖,以及一些军中同僚,战友。

贞观四年,五月。

杜如梅,还是走了。

“房谋杜断”,唐太宗李世民失去一臂,他很难受。

对杜如梅进行册封,厚葬。

爵位由杜如梅的长子杜荷继承,此外杜荷还是驸马,不过历史上后来与李承乾一起造反了。

孙家跟杜家关系不错,也去参加了葬礼。

尚书右仆射(右宰相)职位空缺,唐太宗让萧瑀接替。

东突厥灭了,那些地方被大唐接收,设置州,府,县等进行管理。

唐太宗采取的政策是,由东突厥人来管理东突厥人,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短时间能够快速稳定局面,长远上也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笼络人心。

但也有隐患,那就是一旦有不服者,野心者,就容易凝聚力量,反叛大唐。

总是,这种政策,在大唐这个时期,是利大于弊的,也是自信的表现,不怕有人反叛,大唐有镇压剿灭的实力。

不可能因噎废食,直接把人全杀了吧,那是不现实的,采用怀柔政策,彰显气度和自信,才能让人信服,即使有人叛乱,也会失去人心这个根基,成不了大事。

不同民族融合,最开始免不了争斗,但时间久了,自然就会融合,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总不能因为可能存在的反叛,就把其他种族都灭绝吧?

所以,在张昊看来,唐朝对东突厥人的怀柔政策,至少在这个时候是利大于弊的,是可行的不错的政策。

要让张昊想,他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政策来。

作为前世生活在数十个民族一家人的时代,张昊当然赞同不同民族之间相处融洽,一起为华夏的发展努力。

当然,对于破坏团结的,坚决打掉。

岳飞与李靖等将领离开了长安,前往突厥人的地方镇守,帮助朝廷接管整治这些地方。

八月,李靖被调回来,任职尚书右仆射。

原来的萧瑀因为心胸狭隘,弹劾李靖,遭到唐太宗不喜,被罢免了尚书右仆射。

这次朝廷变动很大,张昊他们也在关注。

“萧瑀这人,心胸狭隘,当初还坐个尚书左仆射,但劝唐太宗行分封,被罢免,这人奇怪,历史上多次担任宰相,但时间都不长。”崇祯记得萧瑀的一些历史信息,为众人说起:“他也是将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有个姐姐是隋朝皇后,萧皇后。”

萧瑀家族是世家,大世家,他被重用,不仅是有才能,更是因为唐太宗顾及他背后的世家力量。

唐太宗一辈子都在跟世家门阀都,有不少胜利,也有很多妥协。

如今唐太宗看中孙家,也是想培养“寒门”力量来对付世家门阀,大力推动科举也是一样。

“侯君集当上了兵部尚书,这个武将,身份地位都很重,目前仅次于李靖吧?”

张昊说起了侯君集这人:“记得侯君集历史上也参与了太子李承乾的造反……真是世事难料啊。”

这位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诸葛亮说道:“都是利益纠葛,选错了就要付出代价。”

说着看向一旁的李白:“三弟何时动身?”

李白如愿以偿的被下放地方做官了,这还多亏了虞世南给他在唐太宗那里说话,唐太宗实在不好意思一直把李白留在长安城,于是让李白去地方做个县令,若是做不好,再回来,并不指望李白能做个能官。

七品县令,正七品,李白连升两级,去岐州做县令,就和内史挨着的,距离长安也不远。

唐太宗还是不舍,没有让李白走太远,不然李白再有什么好的诗赋出现,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