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从比试开始(1 / 2)

富人纳捐就可以获得入学名额,这也是例监也叫纳监的由来。

类似于后世的择校生或借读费,也类似一些国家,只要你“捐赠”的够多,那么名校就任君选择!

而富户壕绅,既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读书,又可以逃避丁役,简直一举两得!

不但能为家里省下服丁役的钱,如果运作好了,还有门路做官,所以他们对于出钱购买进入国子监的名额,非常热衷!

朱允熥有意无意的道:“这些例监学生,需要缴纳的钱财多吗?”

韩克忠会意,立即停下手中的笔说道:“殿下,以下官看来他们所纳捐的不多,可一旦他们进入国子监,非但不用缴纳任何钱财,朝廷还会供给他们衣物钱财……”

“不但供给监生廪膳,还按季节发给衣服、被褥、冠履;每逢节令,监生还有赏赐;监生省亲回籍时,还赐衣、赐金作为川资……”

“诸位,若是让朝廷频繁贴补,必然会造成朝廷重担,所以微臣觉得,应当提高入监的纳捐数目!”

那位老学究高先生迟疑说道:“这样一来的话,会不会让别人以为国子监有敛财之嫌?而且他们也有心求学……”

韩克忠急忙说道:“我以为大可不必担心,能够进入国子监读书的,要么是功臣之后,陛下所以恩赐,或是朝廷选取,

而他们入学只不过是纳捐而已,可即便再多的纳捐,又怎能与功臣的功劳,陛下恩赐相提并论?”

“而且国子监的名额若是让他们轻松获得,那么国之间在他们眼中反倒成了俗物,而不善加珍惜,就连对诸位先生,也不会有太多的敬意……”

众人点点头,也没有再反驳。

谁敢说那些富户捐的钱,就比得过皇帝的恩典?就赶得上朝廷的选取?

那不是砸自己的招牌,如墨朝廷和皇帝的脸面吗!

而且那些富户壕绅,多出一些钱财罢了,对于他们来说也没什么打紧。

高先生点点头,问道:“那么以司业之见,该当多少才算合适?”

韩克忠道:“我以为最好是现在的五倍,最少也不能低于三倍!”

“嘶……”

众人看着韩克忠,面露惊讶之色,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觉得韩克忠说提高纳捐数目,应该是提高三五成,却没想到是三五倍!

朱元璋也是个精明人,即便是为了拉拢那些士绅阶层,对他们多有恩惠,

尽管早年间殿下的数目不多,可他也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而韩克忠一句话就要提高三五倍,割韭菜也没有这么狠的呀!

一位博士问道:“这……这会不会太高了?”

韩克忠却说道:“若是不高,怎能体现朝廷对国子监的重视,只能提现我首先作为天下第一学堂的尊荣!怎能皇恩之浩荡尊贵!”

众人看着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就是越贵,越能体现过时间的重要呗。

朱允熥开口说道:“国子监和朝廷对于那些纳捐根本没有放在心上,所为的就是让这些士子珍惜学习机会,不可肆意胡闹……”

“既然韩克忠这么说了,那就算确定下吧。”

“是,微臣遵命!多谢殿下!”

韩克忠急忙起身行礼,把这一条也写在纸上,以作备份。

只是在他低头书写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也有些惊诧。

因为既然殿下顾及身份,没有直说提高几倍,那肯定就是按自己所提到的五倍了!

可要知道自己说五倍,那是给了殿下施恩的空间啊!

其实他真心想的是提高一两倍,然后殿下要施恩,肯定会往下降,那自己就“据理力争”,最后“逼迫”得殿下不得不调整到合适的数目。

这样一来殿下得了贤名,自己也跟着获得美名,岂不美哉?

这也是在遇到事关皇帝的事情时,一些官员喜欢搞大案的原因!

事情搞得越大,牵连的人越多,定的罪名越高,留给皇帝操作的空间也就越大!

皇帝如果法外开恩,加以赦免,就会收获一大波的人心!

就算是秉公办理,出了这么大的事,别人也不会说皇帝刻薄,因为他是罪有应得呀!

在这点上,朱元璋就把谋反案玩的如火纯青!

韩克忠怎么也没想到,殿下不按套路出牌啊!

因此只好低着头记录,其实心里却有些发苦,因为一旦传出去是自己“力谏”提高五倍纳捐,那士绅还不恨死自己呀?

得,看来想要做忠臣,就得背负骂名……

旁边的铁铉强忍住脸上的表情,争取让自己不笑出来,心道,殿下户部尚书的外号,果然不是白叫……

而作为当事人,朱允熥肯定不急!

就算五倍的价格太高,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也无妨,以后自己还可以施恩嘛,

如果现在就定的比较低,那些富户壕绅怎么会领自己的恩情?

再说了,既然薅羊毛,肯定要狠狠的薅啊!

朱允熥接着说道:“此外,对于扰乱学堂者,聚众赌博者,擅自离监者,流连烟花柳巷者,一律开革!”

“现在国子监有哪些学科?”

“回禀殿下,国子监以儒学为主,学习四书五经,还有算术、书法、律令、礼仪、习射、音律……”

朱允熥点点头说道:“所谓君子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此乃养国子以道!”

“这是周礼所说的,因此我等不可不从,以后每逢考试,这些也要纳入其中,各位,还请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