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皇爷爷饶命!(2 / 2)

朱元璋顿时有些语塞,一时之间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词回答,便脸一板,眼一瞪,语气粗壮了三分:“都说了还没有结果,你怎么知道把活给干砸了?!”

“你这是不信任咱啊!那好!咱也不管了,起什么名字你去想吧!你会起,你起一个给咱瞧瞧!”

说罢,就把书本一合,再往朱允熥怀里一推,接着就把脸转到了一边,气的吹胡子瞪眼。

朱允熥见状,赶紧起身赔罪:“瞧您说的,孙儿对皇爷爷那是十成十二分的相信!之所以问一问,那不是害怕累着皇爷爷您嘛……”

说着就来到他身后,双手捏着他的肩膀给他放松身体,道:“皇爷爷,当年您给各位王叔制定子孙后代的行辈字派,

哎呀,这么多王叔,这么多行辈字派,硬是没有重复的,并且不落俗套,意义深远,这份儿才学能耐,一般人那就比不了!”

“您也说了,这孩子是您的嫡亲重孙,意义重大,这起名字的事更不能马虎,所以还得由您来,孙儿可干不了……”

“哼!你知道就好!”

朱允熥顺势把那本诗经挪到朱元璋面前,又陪着说好听话,

过了一阵子,朱元璋这才恢复笑容,有津津有味的翻开诗经,仔仔细细的找了起来,那劲头,任谁看了都佩服!

毕竟一个多月了,老朱光是翻过的书都不知道有多少了!

好家伙,谁家给孩子起名会下这么大的功夫!

看到朱元璋那认真的模样,朱允熥也不由得心中一笑。

人老了,有时候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动不动就闹脾气,只要哄一哄就好了。

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总之做晚辈的能够和颜悦色,能够彩衣娱亲,让他们心情舒畅就好,这也充分说明老人家心中寂寞,需要家人的陪伴……

起名这件事自己当然也能做,可毕竟要给老人家找个活干干嘛……

所以在大善店里就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老人家低头翻书,年轻皇帝坐在桌子旁边,面前摆了几盘干果,正在悠闲自得,不紧不慢的享用……

“陛下……”

王忠凑到了正在拨松子吃的朱允熥身边,小声道。

“何事?”

王忠低声禀报道:“启禀陛下,马和上了奏章,下面的人送上来之后奴婢不得敢耽搁……”

因为马和出海都快一年了,朱允熥也十分关心他们的状况,所以吩咐王忠只要有马和等人的消息或者奏章、书信,都要呈送上来,不可耽搁,所以王忠才敢在这个时候打扰。

朱允熥双手轻轻来回拍了拍,打落手上的渣子,接过奏章便看了起来。

“嗯,好,很好!”

看着奏章,朱允熥不由得眼冒金光,脸上的笑容极为灿烂,口中连连称好,

这样的表情自然也吸引了朱元璋的目光,“看什么呢这么高兴,不知道了还以为你捡了金子!”

“皇爷爷您说对了,孙儿就是捡了金子!而且还捡了一座金山!”

“以前咱怎么没发现,你还是个吹大气的呢?啧啧……”

对于这样的揶揄,朱允熥丝毫没放在心上,非常喜悦的道:“皇爷爷,您要是知道这座金山有多大,肯定也会和孙儿这样高兴的!马和回来了!”

“马和?”

朱元璋回想了一下,才从自己的记忆里拉出一个名字,眨了眨眼睛道:“就是你抢老四的那个太监?哦,对了,你还力排众议任命他为正使,出海巡洋,并且出使西洋各国……”

“对!皇爷爷的记性真好!”

朱允熥夸赞了一句道:“之前他给孙儿就来过书信,说他要起身返航了,现在又上了这份奏章,呵呵呵,再过一阵子就能回到京城了!”

“这次出海听说带了是四五百万两银子的货物,看你这么高兴,应该是大赚了一笔?”朱元璋问道。

“皇爷爷您可以猜猜!”

“哼!又和咱打马虎眼!”朱元璋道:“这么大的本钱,这么多人,没有两倍的利算什么大赚!哼,还能赚取一千万两?”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明国库一年的收入也没有太多。

据《明史》记载,明朝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为三百万两白银,这只是单从货币上来讲的,因为明朝有很大一部分收入是以纳粮的形式进行征收的。

如果把这些粮食也兑换成钱财来计算的话,明朝每年财政收入在两千万两左右,最高一年是万历三十年总收入达到了两千两百九十五万两。???..Com

马和劳师动众出海一趟,带来国库一半的收益,在朱元璋看来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

他之所以说有两倍的利,也是想打击一下自己的孙儿,

哼,谁叫他这么高兴!

朱允熥感叹道:“贫穷限制了您的想象啊……”

“你说什么?这不是一句好话吧?”朱元璋立即警觉地盯着他。

朱允熥赶紧转移话题道:“皇爷爷,您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高一点……”

“三倍利,一千五百万两?”

“再高一点……”

“嘶,两千万两?”

“还可以再高一点儿?”

“两千五……总不能一次就赚三千万两吧!嗯……好啊,臭小子,拿咱寻开心呢!”

朱元璋明显有些急了,以为自己的孙儿“调戏”自己,顿时上手就想去打!

“皇爷爷饶命!”

看着沙包大的拳头就要落到身上,朱允熥赶紧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