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廷议迁都(2 / 2)

齐泰略微思想了一下,说道:“陛下,原本所以的迁都位置,开封和凤阳久经战乱,破败不堪,已经无法承担都城的重任,而且开封就在黄河边上,治理黄河水患要花费极大的功夫,

而且一旦有敌人决开黄河,那么开封将会是一片泽国,都城乃人心汇聚之地,都城若是不保,人心必然涣散……”

“在地理上,西安位于关中平原,四面都有易守难攻的关口,被称为“四塞之国”。关中平原可以提供一定的粮食支持,而大后方的四川盆地、河西走廊也可以提供粮食、马匹等重要的资源。

但是,诸位大人,自从唐朝之后,中原王朝就没有任何定都于此,这说明西安的地理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在以往的时期,河西走廊、蒙古高原一带的游牧民族没有兴起,关中的大后方那是十分安全,而巴蜀也不能对关中产生威胁,关中的政权只需要重兵防御东边的函谷关就可以了,所谓“独以一面制诸侯”。”

“唐朝以来,西北一带的羌族、吐蕃崛起,他们对关中的威胁更大,他们可以随时进攻长安,但是唐朝却无法攻入他们地方。???..Com

这时候关中的大后方已经成为了大威胁,可谓是腹背受敌,这时候定都西安,就是将自己陷于四战之地。”

“因此从朝廷安全的角度来说,微臣觉得应当排除关中!”

顿了顿,齐泰又说道:“此外,在唐朝以前,天下的粮草赋税之地乃是在北方,关中沃野千里有天府之国之称,定都关中确实有利于控制天下,但是现在关中地区无论是人口,还是钱粮,都远不及江南,

受到的破坏也越发严重起来,粮食生产难以自足,所以诸位同僚,如今的观众关中再也不是富庶之地了。

唐朝的时候尚且需要从江南运输大量的粮食来供应,后来藩镇割据,互相攻伐,粮道经常被截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宋朝才将首都定于开封。”

景清说道:“那你的意思是凤阳、开封、和西安都不适合建立都城,难道北平就合适吗?”

齐泰摇摇头道:“北平也不适合!”

“愿闻其详!”

“都城是朝廷的权力聚集所在,迁都北平相当于是将中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这就相当于把粮草赋税之地撇在一旁,如何是明智之选?

再说了,蒙元残余势力的隐患巨大,现在他们分成三部分,瓦刺、鞑靼、兀良哈三卫,虽说兀良哈三卫现在臣服于大明,他总会有些貌合神离,并非死心塌地……

还有建州女真各部的势力,都不可忽略……

都城建在北平,固然可以便于集结、调度指挥军队北伐外,获得将士们的忠心,可是北平这个地方距离战场实在是太近了!”

暴昭说道:“我听人说大军距离前线越近,越能够快速反应,集结兵马,展开战争……”

铁铉忍不住说了:“都城距离战场太近,一旦有个闪失,敌人就会立即打到城下,这对于朝廷的威望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所以作为都城,一定要有缓冲的余地,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调遣集结兵马,以应对敌人……”

铁铉的话里表达的,就是北平府没有战略纵深!

一旦敌人打过来,马上就会兵临城下!

而作为政权的中心,每一次敌人打到这里,就是狠狠的打脸!

而都城距离战场有一段距离的话,就算是前线失利,也有充足的时间调集粮草和兵马入京!

而敌人打到这里,也多半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没有多少余力保持强势。

这个时候展开反攻,是最好不过的了!

历史上明朝皇帝的脸,就多次被按到地上来回摩擦!

因为外敌几次都打到城下,甚至在“大明战神”那个时候,皇帝都被掳走了,差一点亡国!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句话说的固然威风凛凛,固然铁骨铮铮,固然听着让人热血沸腾!

可不明智,就是不明智!

任谁也难以掩盖!

练子宁说道:“陛下,诸位大人,如今京城各项都已经建设完毕,如果要迁都的话,光是建造都城和皇宫,估计都要花费十年的时间!这其中要消耗多少的人力、物力、财力?

还有,如果迁都北平,江南的赋税钱粮必然要运到那里,漕运能否跟得上?光治理河道,就要花费多少钱粮你们计算过吗?

而且也不是一次修好就可以了,几乎每年都要维护,每年都要投入一大笔钱进去,并且还要使用大量的民夫,这也是一大笔消耗……

一旦遇上洪水或者干旱,运河爆发洪水,或者水量减少,都会影响漕运!

到那个时候该怎么办?难道大量的钱财粮食就留在这里吗?”

蹇义看了看众人,道:“害处还不止于此啊……北平原本是抵抗、进攻北方和关外势力的一个重要战略城池,

一旦北平成为大明的都城,势必就会将原本均衡布置边防的军队向北平集结收缩,长城以外更还有多少大明的军队驻守?

所以九边的防守势必会打破均衡,给敌人可乘之机!

虽然北平附近的确集结了大量的军队,但是此时的北平完全暴露在关外势力的直接威胁之下,得不偿失啊……”

朱允熥点点头,蹇义所说的正是在发生在明朝的事。

北平一旦作为京城,就要集结大量的人马在那里,就是为了守护,以防万一。

可这样一来的话,其他地方的防守力量就会变得薄弱了。

可即便是这样,也挡不住敌人兵临城下!

工部尚书秦逵,行礼道:“各位大人,无论西安,或者是开封、洛阳,以及北平都不适合有大量的人口,因为这些地方一旦汇入大量人口,

黄河中上游地区成为了营建京城的所需木材供应地,森林就会遭到大量的砍伐,就会导致黄河水患加剧,

大量的泥沙被奔腾而下的黄河携裹而下,加剧黄河“地上河”的程度,为了保障漕运畅通,势必要在黄河北岸修筑了双重大堤,才能使黄河南流,以免影响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