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荀家的罪人(1 / 2)

又同荀爽聊了会儿,无非是交代荀爽别想太多,将养好身子。荀氏一门看起来都是人中老龙凤,成熟又稳重。

同时呢,自己这里正属于事业上升期,事业蒸蒸日上,人才缺口十分大。此时你们投靠过来,就算不是雪中送炭,也绝不仅只是锦上添花。

荀爽也看出老董心思,拱手道:“太尉,老夫有些困乏了。堂外还有些不成器的族人,不若唤几个进来,代老夫招待太尉?”

“荀公请自便。”老董当即颔首,然后道:“至于族人么,唤文若前来便可。”

荀爽笑着的脸顿时有些僵,咳嗽了两声弱弱道:“太,太尉……文若每日熏香,不过个人兴致。”

老董就有些不高兴了,道:“老夫在荀公眼中,莫非只是那等喜好簪花涂粉之辈?岂能不知文若腹怀经纶,谋略周全深远?”

“此番费尽心思才将城中那些毒瘤拔除,正当以温药调理滋补社稷根基。”

“若得文若悉心辅佐,以洛阳为点徐徐向各州郡推广,彻底将整个汉室梳拢一遍,大汉王朝未尝不可复兴辉煌呐!”

荀爽闻言面色一凛,肃然起敬:“老夫愚拙,不及太尉万一,这便去唤文若进来。”

“嗯,事有轻重缓急,老夫还是分得清的。”老董便点头,道:“谈完正事儿,再讨论老夫适合什么香也不迟。”

刚走两步的荀爽,当时一個踉跄。回头看了眼老董,尽是幽怨无奈。

唤来荀彧后,他连客套话都懒得说,直接回卧房休息了。生怕在这里多呆一会儿,老命先被气没了。

“文若啊……”看着面前这位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一举一动都是那么有姿仪,让人赏心悦目:“荀公已同老夫说过了,两个月之前,汝便建言荀氏一族投效老夫。”

“想必这些时日,也一直在关注着老夫吧?”

“在下无事时便看下诏令及报简,对太尉理念举措略知一二。”荀彧面容平静,不卑不亢。

“可猜出老夫今日唤汝前来,所为何事否?”

“当是还田于民之事。”

老董便笑了,道:“若他人这般回答,老夫会喜不自胜。可出自汝口,老夫却有些失望呐。”

说着以眼神示意鼓励,道:“再猜。”

“除此之外,太尉应当还想革除汉室百年弊端,打破世族豪阀延绵不休,导致国力凋敝、内有外乱,百姓困苦之痼疾。”

“漂亮!”老董一拍大腿,不由哈哈大笑:“知老夫者,文若也!”

“如此大才,只当个守宫令的闲差,掌陛下用纸笔墨及尚书诸财用、封泥之事,实在暴殄天物!”

荀彧不着声色地揉了揉发疼的大腿,眼角有些抽搐:从见面的第一眼,他就感觉出老董这人……不是处。

不对,是不好处。

至少,不是自己心目中那等殚精竭虑,一心为苍生社稷的贤臣。

才第一次见面,就问熏什么香,还拍人家的大腿,你礼貌么?……咱俩的关系,有那么熟吗?

最主要的是,你拍得咋那么熟练!

“那文若对此事,可有何见解?”老董不管这些,眼中满是期待。

荀彧犹豫了下,才从袖中掏出一摞竹简,道:“此乃在下观摩太尉政令举措,胡乱想出的一些感悟,恳请太尉过目。”

老董当即伸手接过展开,神色不由渐渐凝重,眉头也开始微蹙。

荀彧见状,心中不由又升起一丝期待:虽然,此人与自己心中的明主有些差距,至少所作所为与自己的理念相符。

同时,这般仔细重视自己的策论,用心体悟,可见对自己的重视。

终于,老董缓缓合上竹简,点头道:“写得很好、很专业。”

荀彧便要开口,与之探讨。

不料,随后老董又道:“就是有一点,文若似乎疏忽了。”

“哪一点?”

“老夫……”老董神色认真,道:“看不懂!”

他是真看不懂。

一来全是繁体字,不认识的要一个个猜;二来得从上往下、从右往走读,十分不符合前世的阅读习惯。

三来汉代的遣词用句十分精简,多义字、通假字比比皆是。

最最重要的是,这时代可没标点符号,一个断句不对,整句话意思就不一样了。

历史上的董卓虽然识字,但文学造诣显然不咋滴。而他哪怕大学毕业穿越过来,也弥补不了这点。

甚至,有可能还不如历史上的董卓。

一向虚怀若谷、脾气很少的荀彧,这会儿忍不住面色泛红,双眼勾勾地看着那摞竹简。

老董估摸着,他是想抢过来敲自己的脑袋。

“文若莫恼嘛,老夫看不懂,不代表不理解其中意思。你我慢慢探讨,坐而论道,难道不是一桩美谈?”老董赶紧去哄,生怕把好感值败光了。

荀彧深吸了两口气,才勉强露出一丝微笑:“太尉有何不懂,在下可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