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平安觉得,当初沈家军驰援大周,现在该大周回报沈家军了。
趁着大周军还在北境跟辽军撕咬对抗,趁虚而入良平安有信心在半年之内,将北辽的国号改为华夏。
没了纳兰君集,草原可以算是无主之地,就算沈逸不占,大周也迟早会下手,因此登基还没多久,良平安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建议。
沈逸失笑道:“你这右相的位置还没坐热乎,又想着搞事情了?”
良平安笑道:“内政有杨博然和苏乾,臣在不在,影响不大。”
良平安这人很矛盾,你说他不贪权吧,他又希望自己有权力,因为有权力才能办更多实事。
但你说他贪权吧,他也不怎么用,只一个天子门生的头衔,都够撑起他独一无二的地位了,至今府里也没几个下人,也未娶妻,有事没事就来皇宫跟沈逸叙话聊天。
沈逸想了想,最终也答应下来,同意良平安亲自带兵,前往北辽草原。
之前在芒山营寨收服的北辽降兵尚有数千,有这些人带路,沈家军的行进不成问题,有大周在北境拖着辽人所剩不多的兵力,料想中这次行动也相对轻松。
对待这些降军沈逸算不上优待,但也没有虐待,一日三餐还是供应着的,用他们做些开城扩城的苦力活相当地好使。
有些诚心归顺的,还被纳入沈家军编制,成为沈家军弩箭营或者骑营的教官,这些擅长骑射的辽人,确实在这两样上有着不小的优势。
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华夏王朝的火器装备堪称碾压当世,但细枝末节上,同样要加以打磨,全力打造一支无论何种情况都可取胜的不世强军。
有降军的例子在前,想必草原上那些过惯了苦日子的辽人,也许会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度。
一种不愿被汉人统治,奋起反抗,最终死于沈家军铁蹄之下,另一种随遇而安,臣服于华夏王朝。
良平安和纳兰君集有着一部分共通点,对付那些顽固的辽人,良平安必定不会手软。
但不论如何,沈逸相信以良平安的实力,可以将这件事办好。
良平安这一去,正如他所预料,足足花了半年时间,才将北辽收拾服帖,期间草原上掀起的腥风血雨,一纸难以书尽。
总之等良平安再回到华夏城的时候,华夏王朝的版图又扩张了一大部分。
因为草原地域辽阔,与西域同样隔着瀚海,难以实时管理,沈逸在草原设立北布政司,布政司的最高行政长官,由内阁相公轮流担任,避免公权私揽。
虽然沈逸十分信得过目前的三位相公,但此事的规矩不止为当下定,更为后世而定,即便沈逸是一个只求今生安乐的慵懒人儿,但他也希望华夏王朝,能长久地存在下去。
草原划归华夏王朝统属,并且派遣了士兵驻扎和自愿性的移民,大周那边刚刚处理完北境的祸乱,回过头来就发现北方根本没有统一,只是换了一个统治者而已。
而且这个统治者远比辽王来的更可怕,他不仅有人有地皮,还有超前的武器装备,两边加起来的疆域,甚至已经超过了大周。
大周也不是没动心思,沈逸着手改革科举制度的时候,大周曾派人出使,就两国之间的问题和沈逸举行谈判。
大周朝廷希望,沈逸将草原临近大周北境的一带让出来,两方以整个澜沧山脉为界划开治理,百年千年,互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