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废除不征之国一事,是否应该再慎重考虑?”徐光启有些踌躇,看着手里的案牍,对崇祯皇帝说道。
“毕竟国朝对待藩属国的态度,是明确的,如果说这份旨意要明发出去,那难免会有些……”
“难免有些什么?”
崇祯皇帝出言打断道:“太祖高皇帝所定《皇明祖训》,曾言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
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今将不征诸夷国名,开列于后:朝鲜、日本、大琉球、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齐、孛泥国……
朕知晓太祖高皇帝之苦心,不想因征战而虚耗国力,然而朕想要说的,是现在之大明,与太祖高皇帝他老人家所处大明,已然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
被传召进宫的徐光启、毕自严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如果说《皇明祖训》能够调整的话,那就代表着有些事情,必然会经历一个阵痛期,这是对文官群体的一次震动。
过去文官群体动辄以祖制礼法,来对天子进行规谏,倘若《皇明祖训》都能调整的话,那他们何来依据呢?
改变大明的朝贡体系,废除掉不征之国这件事情,崇祯皇帝是有着很多想法的。
其一,解除掉大明对外的最后枷锁,加快推动海外移藩之事。
其二,震慑南洋诸国。
其三,明确要调整《皇明祖训》的态度。
其四,要将《皇明祖训》当做大明之宪法。
涉及到上述的构想,崇祯皇帝都要一一实现,唯有把这件事情做好,那么大明才有持续向前的源动力。
祖制礼法,不该变成只约束皇帝的枷锁,而应该变成大明的基本法,以此指导着大明不断向前。
崇祯皇帝已然想明白了。
通过改变朝贡体系,为之后推动《皇明祖训》立法一事蓄势,等到大明的宪法真正落下帷幕,今后的历任君主,只能对《皇明祖训》进行补充,而不能再删改先前所定,这是他唯一要双标的地方。
“还望陛下能三思啊。”
温体仁走上前,跪倒在地上,“废除掉不征之国一事,姑且不提国朝内部,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就说朝鲜、安南、真腊这些地方,一旦知晓国朝废除掉此项祖制,那必然会有所反应的,甚至会破坏我大明的国威,倘若……”
“大明的国威,是打出来的,而不是靠所谓的朝贡捧出来的。”
崇祯皇帝神情倨傲,“过去那套朝贡体系,朕觉得也该废除掉了,随便来一些人,向国朝敬献一些东西,就能换取大批的赏赐。
这在朕看来,是愚蠢的。
看看现在的南洋诸国,都变成什么样了,一帮从欧罗巴大陆过来的海上势力,凭借着自身强大的海船和火炮,就能随意在南洋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