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寻找灾劫源头(1 / 2)

蝗神依旧不惧,坚持道,“吾有不死身,享受万民香火,你不能杀我,也杀不死我,仅仅是让我损失些分身。

得罪了我, 我要让世上和你相关的人,以后不会有任何收成,都要活活饿死。”

肖童听了之后,眸子里泛着冷光。

就算是江湖上的流氓,也懂得祸不及家人的道理。

这个蝗神,简直就是神中之垃圾。

言语间, 便是祸及家人、亲族、朋友。

十分可恶。

这样的生灵,无论是神,是仙,是佛,是妖,是魔...都要彻底的磨灭其生命印记。

肖童冷漠的盯着蝗神,“世上没有不死身,就算是仙佛神魔都不敢说自己有着不死身,你不过是仗着分身多了一些,就觉得自己是不死身,真是可笑。

世上能破你这秘术的办法多的是,你作恶多端,业力缠身,因果报应已经到了,今日定要斩你,以彰报应不爽。”

风袋中的阴风呼啸,荡魂钟的钟声不断响起。

玄阳真火更是化作火海降临下来,染得的整个天空通红,仿若天空都已经燃烧了起来, 火烧苍穹, 万里云红。

飞蝗成片、成片的落在田地里,几乎是几个呼吸的时间,附近的飞蝗,除了组成蝗神肉身飞蝗外尽是死绝。

这个时候,蝗神才开始害怕,于半空求饶,“上仙,饶我性命,我愿归附上仙座下,为上仙奔走。”

肖童冷意如故,丝毫未变,“妖孽,你作恶太多,业力无数,谁敢收你这样的妖孽归于座下,那是自寻麻烦。”

“死吧!”

玄阳真火刹那裹住了蝗神肉身,荡魂钟声响起,组成蝗神肉身的飞蝗也是剥落下来, 阴风一吹,飞蝗皆齑粉。

“饶我性命!饶我性命, 我修行多年, 殊为不易,历经许多磨难,才有今日成就,不能如此死去。

小贼,纵使你灭我肉身,可是万民祭祀我,念力不绝,我将会在金身中重生,到时候,我定会报今日仇,你给我等着。”

求了一阵子,见肖童丝毫没有收敛玄阳真火的意思。

蝗神怒了,不再求饶,而是开口威胁。

旋即,组成肉身的无尽飞蝗刹那散去,蝗神消散,不过一点不灭元灵却是遁入虚空,顺着众生念力消失不见。

肖童的神色有些凝重,“可真是了不起,不过是区区筑基,便已经凝聚出来不灭真灵,一缕真灵不灭,只要有足够的能量,还能够衍生出来魂魄、肉身。

不过,如今它的肉身、魂魄被我摧毁,想要恢复,应该需要不短的时间,希望这一段时间内,大贞能够拿出来行动,消灭掉这些飞蝗,推倒蝗神金身,没有了百姓祭祀,蝗神不灭真灵无所寄托,用不了多久便会归于虚无,烟消云散。”

衣袖一震,青蛟从衣袖中飞了出来。

“小青,你把这方圆百里范围内,仔细搜索,看看什么地方有百姓祭祀蝗神,有的话,就毁了它的金身,让它的不灭元灵没有东西依附。

坏了它所有金身之后,便回梧桐小院,我和白姑娘先回去了。”

青蛟听了,非常的兴奋和激动,终于可以自己独自行事,比起看家护院的大白强了不知道多少。

“老爷放心,我一定会方圆数百里内都踏遍,不会给蝗虫留下一个金身。”

肖童道,“去吧,早去早回,若是真遇到了儒门中人,记得说出我的名字,我曾在牡丹诗会中扬名,在士林中有些名声,他们或许会给我些面子。

但是你也不要仗着一身法力道行作恶,否则的话,就算是我,也不会饶恕你的。”

青蛟道,“老爷是说哪里话,我可不是那种不通人情,不知礼义的山精野怪,我现在跟着老爷,也是时常读书,受书香文韵熏陶的儒雅之妖,通情达理,温文尔雅,怎会无辜伤人。

老爷你这是多虑了,多说没用,且看我如何行事。”

肖童道,“那就好。

虽然不让你惹事,但也不需要怕事,只要占了理,就算是捅破天,我也会替你出头。”

青蛟大喜,“多谢老爷,我去了。”

青蛟化作一道水光,遁空而走,身影刹那消失在天际。

青蛟离去之后。

肖童也是脚踏清风,施展了风遁九天的秘术,整个人仿若是和这天地间的清风融为一体,化身为风,逍遥天地,一遁便有三千里。

眨眼间,便到了梧桐小院。

“不愧是风行秘术,速度果然非同凡响,不过,想要飞得更快,更远,对法力的消耗也不小。”

回到梧桐小院的时候,白晶晶也已经把老农送回安全的地方后听从肖童的传音,回到了这里,她看到肖童的时候,一颗悬着的心,才悄然安放下来。

“那只蝗妖?”

“不用担心,那只蝗妖作恶太多,我已经灭了它的肉身、魂魄,只是没有想到,它在筑基境界,竟然凝练了一缕不灭元灵,元灵遁入虚空,逃命去了,不用再担心它。

现在重要的是,外界的蝗灾已成,必须想办法,不让蝗灾波及到这里,我能力有限,顾不得许多,只能顾一下自己身边人。”

想起外面的灾劫,百姓食不果腹,死伤无数,肖童也是心痛,但他也知道量力而行,那样的大势滚滚而来,根本不是他这样的一个筑基修士所能违逆的。

用手拍了拍身边的大白,“大白,你去帮我把肖家庄的长者请来梧桐小院,我要和他们商议一下,有关蝗灾的事情。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长者们见多识广,阅历丰富,或许有办法阻止蝗灾蔓延到肖家庄。”

片刻。

八九个人到了梧桐小院。

对肖童都十分客气。

他们敬的是肖童举人的身份,大贞立国三百多年,早已经让百姓固化了观念,对秀才、举人、进士、儒者是才能够骨子里尊崇。

在他们看来,读书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才华横溢,智慧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