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默契(1 / 2)

大唐顽主 九盏清茶 5041 字 2022-03-02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

这是诗仙的《关山月》,却不是李浈的大唐梦。

然而既入了大唐乱世,便逃不开战乱纷争,李浈要做的只是要在这乱世活下来。

要活得比别人好。

当李浈与秦椋站在景凤门城头并肩而立时;当兖王与仇士良在南郊圜丘焚香祭天时;当延庆与杞王在公主府万般谋划时;当王作恩引着文武重臣踏出骊山行宫时;当李忱与萧良站在洞口沐浴久违了的温暖时;当隐匿在黑暗角落里的死士扒去身上的伪装时......

长安城乃至整个京畿道,却已在悄无声息中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故。

潼关、武关、散关和萧关,分别控制着中原、东南、巴蜀和西北的必经之道,四塞险固,闭关可自守,出关可进取,合称“关中四塞”。

然而就在数日之前,四塞尽失,随之而来的却是十万兵锋。

既无调令,亦无虎符,没有人知道这十万大军是因何而来,唯一知道的只是素以悍勇著称并赢得了无上荣光的大唐神策军,在绝对力量面前的孱弱和不堪一击。

其中河朔联军与东都幾防先后入潼关,凤翔军入散关,朔方军兵分两路分别入萧关、武关,而金商军则取道蓝田关,六路大军在沿途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的情况下,前锋精骑仅仅用了两日便直逼长安。

而这,对于神策军乃至整个京畿道的戍防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耻辱。

更是个笑话。

但所有人不知道的却是,这个笑话远不仅如此,因为早在藩镇大军未到之前,在骊山周围便已被李浈深深地刺入了一把利刃。

而在这把利刃尚未展露锋芒之前,他们依旧是长安城外最黑暗的那个角落。

长安九门。

幡旗如林、战马嘶鸣。

在惶惶不安中,长安城的百姓们似乎想起了那个口耳相传的黑暗年月。

不错,此城此景,竟是如此熟悉。

天宝十五年的那个六月,那个险些让大唐万劫不复的黑色六月。

安史叛军带来的阴霾还未完全散去,而就在今时今日,大唐却再度堕入藩镇带来的黑暗之中。

延平门外,一名白发老将端坐战马之上举目而望,浑浊的双目中似有点点晶莹闪烁。

正是安平郡公、凤翔节度使,崔珙。

而就在几个月前,崔珙才刚刚离开京城远赴凤翔。

尽管崔珙已隐约猜到了李忱此举定有所谋,但却万万没想到李忱这步棋竟是走得如此凶险。

“陛下啊,希望老臣没有来迟!”

崔珙的声音很低,银白色的长须在风中轻摆,凭添了几分悲意。

“使君,何时攻城?”

身侧,一名魁梧大将沉声问道。

崔珙闻言,眼前缓缓闪过一道清瘦身影,和一张看似顽劣却又让人无法看透的笑脸。

“等等吧!”

......

延兴门外。

张直方一脸焦躁地在阵前踱着步子,相互摩擦的甲片不时发出阵阵清脆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