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先生心情好,孟青云突然道:“先生,我想参加明年的童试。”
授课起初,杜茂才就说了,他的目标是后年的童试,孟青云却想明年就考。
有枣没枣打两竿子试试。
多参加考试才能积累丰富的临场经验。
后世那么多高考生,哪个不是“冬考三九,夏考三伏”,不在考试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哪有你的985和211。
“按理说,半年时间要过童试,无疑是痴人说梦,但对你来说可能是个变数,明年参考,不是不可以考虑。”
杜茂才沉思片刻道:“不是我给你泼冷水,你的学业虽然突飞猛进,但与同科考生还是有很大差距,他们苦读了数年乃至十几年,积累的知识肯定多。千军万马在过独木桥,所以你考中的概率不大。但,后年考,你的时间充足,考中秀才的可能性非常大。”
孟青云一本正经道:“先生,我参加科考是为了积累经验,通过考试明白自己到底差在哪儿,然后查漏补缺,奋起直追。再说县试也耽误不了几天,如果县试过不了,我接着复习也来得及!”
这不是耽误不耽误时间的问题,这是节奏问题。
如果参加后年的童试,我们的复习就是一样一样夯实,将基础打扎实。
参加明年的童试就不一样,我们的复习就得涉猎各处,还得加快步伐。
被迫走马观花,基础不扎实。
杜茂才再次沉思。
良久,他道:“既然你有这样的想法,咱们就努力一把,从明天开始,多加半个时辰,我们得适当做点模拟题,查漏补缺。”
次日课堂,杜茂才拿出一套试卷道:“今日开始我们做试卷,在试卷中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补上这个缺口。我这儿有近十年的童试试题,做完还有我这几年收集的几十套模拟卷。科举之路任重而道远,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我们不能有丝毫大意。”
熟悉的路数又来了。
三年科举,五年模拟,真题集做到吐。
不论那个时代,题海战术都是学生增分最有效的措施,这个主题永恒不变。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谁若抵触老师的法宝,就会丢了自己的命根。
“拿到试卷不要急着作答,先审阅试卷,审题目,待心情平静,再开始答题。”
杜茂才谆谆道:“卷面上的空白是有限的,字的大小也得衡量好,不然空白不够,没地方加塞。不能把墨水滴在试卷上,否则便是污卷,污卷会扣分。也不能写错字,错了涂改,也属于污卷??????”
一系列考场注意事项说完,孟青云开始审卷、审题。
嘤嘤嘤,太感动了。
先生的敬业精神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试卷是手抄的,从笔墨新鲜程度看,大概是连夜抄出来的,孟青云脑子中立刻出现昨夜杜先生奋笔疾书的画面。
先生的恩情无以为报,唯有更加努力,考取高分,不能让先生的心血白费。
嗯,束脩肯定要增加,先生主动加课,劳累得有回报。
看完试卷孟青云愣住了。
原以为帖经就是填空题,很简单的东西,现在看来他对填空题有误解。
前世的填空题是填上下句,而现在的填空题??????这也叫填空题?
默写题好不好!
开头第一句,末尾最后一句,中间空白部分,最少的也有数百字。
怪不得原主屡考屡败,这题目没有强大的记忆力,只能抓狂。
不过对于孟青云来说,这就不是事。
他所做的就是把字写漂亮,不出错,答题速度跟上就够了。
帖经题就是孟青云的开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