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赖宣、德川光友、前田利常三位藩主和准藩主统领三万余大军向石见开进。
之所以三位地位不同,那是因为三家在幕府的地位决定了。
德川赖宣不说了,那是家康属意的儿子,德川光友也是御三家一员,前田利常是前田藩的前藩主,儿子早夭,他现在只能辅佐孙子执政,前田藩石高过百万,是各个藩国石高最多的一个。
而且和幕府多次联姻,地位仅次于御三家。
德川赖宣为主,德川光友、前田利常为辅,足以统御全军。
只是此番第三次集结了,很多藩国相当疲惫,派出的藩兵延迟者多,大大拖慢了成军的速度。
造成德川赖宣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汇集大军。
其中德川赖宣和德川光友带领三千多本藩常备,前田利常带领四千常备和足轻。
三人都做了表率,其他的几十个藩国不敢怠慢,也派出了几十到一两百的常备。
大军声势极盛的从和歌山城出发,沿途汇集藩国的藩兵,当临近石见的时候,已经有三万余大军。
相比之下,毛利秀就才拼凑了四千众。
因此,毛利秀就选择了退却,放弃石见,退向了自己的大本营长门。
当然,毛利秀就不是没有收获,他在入侵的石见、周防、安芸等地大肆收刮当地藩国的钱粮。
可说是饱掠而归。
这些钱粮已经被他充作军资,大大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其中最紧要的是,大明的两千雇佣兵已经抵达了长州藩的镇城荻城。
毛利秀就登时有了信心。
如果没有明军这个后盾,毛利秀就根本不敢和幕府叫板的。
幕府军缓缓注入荻城所在的小平原。
毛利秀就将所有藩兵足轻集中在荻城防御。
但是德川赖宣没有下令立即进攻荻城,而是召集了德川光友和前田利常密谈。
“两位,如今情况就是我军如果大举进攻荻城,下关的明军会如何反应,因此,现今当不求立即决战,而是探明明军对我军攻击荻城的态度。”
德川赖宣即使老于世故也是相当羞惭。
什么时候幕府平叛还得看明军的态度了。
但是,下关的五千明军就是一个一把利刃悬在幕府军头上。
而下关距离荻城不过二十多里,明军随时可到。
幕府军对上毛利军不怕,但是对明军已经有了阴影。
“本藩就去明军大营走一遭,看看明军的意愿。”
前田利常首先提出。
前田利常是前田利家之子,经历太多。
虽然向明军低头羞耻,但是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他决定亲自走一遭。
“明军摆明是支持叛逆,他们能允许我军攻击荻城吗。”
德川光友有些不以为然。
‘见面谈一谈是必须的,如果撕破脸,明军甭想大将军支付剩下的十多年的巨额赔款,大将军已经丢尽脸面,我国如因此四分五裂,那明军能得到什么。’
德川赖宣冷冷道。
...
下官新城简陋之极的官署,郑维见了头发花白的前田利常。
双方寒暄已毕,郑维笑道,
“藩主奔波至此必有要事,本官洗耳恭听。”
前田藩远在北部加贺,对于前田利常这个岁数来说,绝对是长途奔波了。
前田利常没理会郑维的暗讽,
“本藩此来只是向大人询问一件事,那就是长州藩的叛乱是否是大人支持的。”
郑维淡淡一笑,
‘绝非本官所为。’
郑维眼神相当之真诚。
丝毫没有躲闪之意。
他当然理直气壮,支持长州藩和萨摩藩叛乱的是太子殿下,和他没有丝毫干系,他心里没鬼。
“如此说来,我幕府军平叛贵军不会出动帮助叛逆了。”
前田利常当即道。
‘我军不干涉贵国平叛事宜,但是,请注意,不要大肆抢掠,让百姓流离失所,我天朝上国绝对不能忍受百姓痛苦不堪。’
郑维义正言辞。
前田利常深深看眼郑维,方才郑维那真诚的眼神差点让他以为这是一个颇有坚持的明人官员。
但是现在看,这厮特麽的就是一个伪君子,还不如一个真小人。
什么特麽的关心百姓,这种说辞让他差点呕了,八嘎。
“郑大人果然爱民如子啊,可惜此处都是我国百姓,郑大人不要搞错了。”
前田利常脸色难看。
看到前田利常黑脸,郑维莫名欢喜,
‘天下苍生皆有灵,不能轻忽之,当政者当爱惜之,藩主以为呢。’
郑维在爱民如子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不消大人说,本藩当有主张,水能覆舟也是我国执政谨记的,”
差点吐血的前田利常差点暴起,成为百万石大名后什么时候这么屈辱过,就是大将军也得给他三分颜面。
“本藩虽然攻击叛逆,却不会屠戮百姓。”
“很好,贵军如此做,我军没有插手的道理。”
郑维笑道。
前田利常黑脸离开。
真的受够了这个小人模样的明军主帅。
...
折返大军后,得到明军不会参与的德川赖宣立即发动攻势。
他想的是速战速决。
两个原因,一个粮秣不足。
幕府要支付明军的赔款,大军的粮秣不甚充足,这次给他半年之期,否则可能粮饷不济。
第二个明军现在说不插手,那就立即出兵。
到了明军变卦的时候就晚了。
什么,明军为何变化,国与国之间没有真诚,订立的和约都可能随时撕毁。
何况就是口头上的约定。
防止夜长梦多,德川赖宣只能尽快发动。
但是刚刚发动进攻,就遭到当头棒喝。
荻城上竟然有大口径长城火炮,可以轰击四五里。
由于长途开进没有携带任何大筒的幕府军立即陷入了被动。
冒着二十余门重炮轰击攻城,损失太大。
德川赖宣只能听从建言,改为接近到两里后挖掘壕沟接近。
只是一样,战事被拖延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