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进行了一个晚上,王离远远看见匈奴的十大方阵,有四个来攻城,一个中军就在攻城部队的后面居中指挥,不过他们已经受到了赵亥军的强行冲击,队列已经发生了变化,剩下的五个方阵依旧岿然不动的站在那里,并且火把齐明。王离为了彻底解决战斗,打败匈奴人,就组织了五路人马,每队有两千人,从关门杀了出来,他们一起冲击不动的匈奴军阵。王离亲率第一路出关后直冲兰铜骨的大营;苏角率领第二路冲击呼衍曲的大营;涉闲率领第三路冲击须卜民的大营;吴铭和曹庶分别率领两路冲击剩下的两个军阵。这样他们就把匈奴人的军阵全部冲击到了。匈奴的攻城部队由贤王直接指挥,此时所有的攻城部队看到秦军出了关,心里都紧张起来,但他们已经得到不许退却的命令,就继续攻城。
此时秦军将士在战场上全力厮杀,右贤王和呼衍平在赵亥军的奋力冲击下,就被逼得无路可走了,只好在人群中左冲右突。这时忽然有匈奴兵前来报告,说左大将兰铜骨已经被王离杀了。原来兰铜骨身上已经挂彩,所以不能力战,这样就被王离斩杀在了阵地上,军阵也被冲散。右贤王所倚重的就是此人,现在此人已死,右贤王心里大惊,就开始动摇了。一会儿,有两人前来报告,说秦将苏角杀了左大都尉呼衍曲,右大都尉也被涉闲杀了。右贤王此时接二连三的得到败报和噩耗,就惊慌失措地对监军说:“没有想到秦将如此厉害?难道这次进攻秦国又要失败吗?”呼衍平道:“贤王,我们所有的部队都受到了秦军的冲击,越来越被动了,不如退出战斗啊?”话音刚落,天空忽然变暗了。右贤王猛地抬头看见一大团黑云遮住了月亮,就急忙下令道:“快!撤退!撤退!”传令官听到命令,就立即让军士吹起了撤军号。匈奴兵听到号令就脱兔而逃。王离率众追杀了一程,也不敢贸然深入大漠,就收军入关了。
天亮后,王离和秦国的将士们一起清理战场。他们来到关外,发现这里还有很多未被烧毁的攻城车,就将它们全部运往关上,还缴获了许多匈奴人的战利品。王离见收获颇丰,就让人清点战场上的尸体,他们发现了两万具秦军的尸骸,五万具匈奴兵的尸骸。秦军虽然获胜了,但他们看到有那么多的尸骸时,无不伤心落泪。将士们就默默地哀悼了一番,才将双方遗骸全部焚烧掩埋,然后回到关上。王离见此次大战再次获胜,就向朝廷奏凯献捷。
右贤王率领残兵败将来到阴山下,这时天已大亮。他们来到大营,贤王也让人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十万军队折损了一半,就伤痛道:“王蛮子深通用兵之道,不愧是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不可小觑啊!我们在大单于陛下的率领下,励精图治,努力经营各部十年,才组建起了这支军队,现在又被秦军打败了,这真是我匈奴人的奇耻大辱啊!我如何向单于陛下交待?”说罢大恸不止。左骨都侯呼衍平道:“贤王不必伤感,成败乃兵家常事。现在秦国边塞的力量还很强大,急切之间难以攻破。不过事在人为,听说秦二世是个昏君,整天花天酒地,不问政事,这是败亡的先兆。再等一段时间,他们国内反叛的人成了气候,秦国就一定会把王蛮子调离长城,那时我们再出阴山,河南之地就不为秦国所有!”右贤王听了呼衍平的话,才转忧为喜,就一门心思地盼望着秦国尽快大乱。一个时辰后,这支被秦军打败的匈奴兵就再次消失在了茫茫的大阴山下。
十几天后,王离正和将士们在临河城的府衙里商议事情,忽报朝廷的使臣到了。王离急忙出来迎接。使臣进入大厅,就当众宣读诏令道:“长城军主帅王离听诏:你杀了匈奴的左大将兰铜骨等人,大败匈奴,功绩卓著,朕心甚慰。现在匈奴兵已经退去,塞上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事情。然而国内情况突变,六国之人接连反叛独立。现在有河北叛将武臣遣兵攻打陉关甚急,井陉是燕、赵进入河东的咽喉所在,如果陷落贼手,河东诸郡就不为秦国所有。朕令你即刻把镇守边塞的任务交给副将军赵亥,然后调军南下,出井陉平定燕、赵的叛乱,一定要将叛贼逆臣如数拿获,不得有误。”
王离接过诏令,对使臣道:“天使大人,匈奴兵虽然退去,可我分兵后,怕是他们还会再来!”使臣道:“国中有众多的反叛者,哪还能顾及外寇?你按诏令执行,不得违抗!”王离见使臣语气强硬,只得听从。使臣走后,王离就把守卫高阙关的任务交给了副将军赵亥,又令副将刘昆、曾军,校尉李欣、周仁帮助他。王离又从云中、雁门两处抽调了五万秦军赶往马邑待命,随后就带上大将苏角、涉闲,骁将吴铭、王肃、王昂、郭成、蒙祥、曹庶、冒渠、和焕,还有数十位文吏,共计五万边防军离开临河向马邑进发。王离来到马邑时,井陉关的败报已经接连送到,王离非常震惊。云中和雁门的兵马到齐后,他就率领秦军立即向井陉关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