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做梦吧(1 / 2)

“世子快快请起,大明和朝鲜唇齿相依,就是一家人,世子不必客气。”朱慈烺笑着说道。

“可是现下,朝鲜小国寡民,只怕之后没钱支付殿下的红夷大炮的钱款,不知道殿下是否可以赊欠一段时间?”昭显世子在得到朱慈烺的话语之后又不好意思地说道。

这要是那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天朝上国,恐怕立即就会毫不犹豫地说道:“无妨,那就赐给你们吧,天朝物华天宝、地大物博,不差赐予你们的这一点。”

史记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来。言明人活动的根本追求只为一个利。就物质层面而言,所谓利无非就是财、功、名,而且这是三个不同的梯度,先求财,再求功,然后求名,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古之帝王,主宰天下,富莫过于此,所为者不过功名而已,有功于内自然名扬百姓,有功于外自然名扬四海。

功的本质其实还是利,故对百姓施利谓之有功于内,对夷狄施利谓之有功于外。正因为如此,帝王往往施大利于外以追求四海名声,此即谓死要面子活受罪。

可是朱慈烺不是这样的人,他是知道分寸的,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而丢失自己的利益,以及团体的利益,尤其是团体的利益,因为你根本没有资格代表别人放弃他们的利益。

中国人都喜欢面子,宁可钱不赚,命不要,日子不过了,也不能丢了面子。

中国人有一句俗话说的好“死要面子活受罪”,每个人都知道这句话,但是真正做起事来,还是选择活受罪。

我们不但老百姓爱面子,历朝历代的朝廷也一样爱面子,而且爱的可笑,却往往还自鸣得意,有时候说着别人如何如何死要面子,等轮到自己了也一样要那么做,殊不知最可笑的人就是自己。

而最要面子的就是满口之乎者也的儒生们了,本来自汉代起,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提出来,中国人固然成了儒术的忠实fans,但日常确依旧活得潇洒。

但是自明朝中后期开始,历史上有两位大名人,发明了“程朱理学”,倡导全国人民都要学习,凡是不按照他们的意思理解孔老夫子的话的,一律扣上了“数典忘祖”“大逆不道”的高帽子。

下狱的下狱,充军的充军,于是乎此二人借机肃清了政敌,爬上了高位,所谓成王败寇,在后世这二人便成了当世大儒,其实有明白人都看的出来,这二人恐怕是5000年历史中,当这婊子立牌坊的老祖宗了。

于是在“大逆不道”的高帽下,中国人的“面子狱”扩大到了全国化。

时至今日,面子已经成了中国人日常考虑最多的问题,而内涵两个字却成了所有人都只闻其名未见其面的一种传说------

想想也是,人一旦过分注重了外在的事物,那么对本质的注意力自然就不那么集中了。自汉朝开始,我国就自诩为“天朝上国”。

我们打败了,就和亲,然后告诉自己,他们蛮夷之地能娶到我们的公主那是他们的福气,却不想想公主之所以嫁出去,那是因为不嫁的话就要被抢走了;

但最可笑的不是这点,而是我们一旦战胜了,不但不要人家给我们进贡,反而要大量的给我们的手下败将输出茶叶、盐、丝绸等等“赏赐”,还自鸣得意:“啊!我们是天朝上国!

要向尔等番邦小民展示一下我们的博大胸怀,我们要以德服人!”

简直是臭不可闻。却不知这招臭棋,一是犯了养虎为患的毛病,二来其实是对战败者最大的侮辱,所以我们5000年的历史,数次终结在了我们曾经看不起的“番邦小民”手里。

以史为镜,可以见得失。按理说这面镜子足够大了吧,可是现在却没人照了,后世的朝廷令可让自己的老百姓连九年义务教育都得不到的情况下,还在给外国盖什么“孔子学院”真是好大的面子!

令可自己的老百姓饿着肚子,也要支援外国友邦水泥、军械、甚至动用自己可怜的外汇储备购买外国的小麦去支援“友邦”,而最后得到的却是无情的背叛。

那些大佬们,宁可自己吃亏些,也不能在国际友人面前落了面子,比如慈禧老太婆的理论“宁赠友邦不与家奴!”

这是什么混账逻辑?连黑社会老大都知道,要手底下的人卖命,首先得把手下的人养肥了,难道有人是靠饿着自己人,给对头发粮食而一统黑道的?

这个世界拳头大就是老大,谁强谁说话,佛祖坐在莲台上割自己的肉喂老鹰,老鹰服了那是因为佛祖手下的打手很好很强大。

如果佛祖修成正果前自己一个人见到老鹰,都不用自己割,老鹰就把它调去当夜宵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只有那些整天坐在家中“饱读圣贤书”的腐儒才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