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暴走的朝臣(二)(1 / 2)

听了朱由检的话,正在收拾地上奏本的王承恩突然愣住了,手上的活计也停了下来,他抬头,看着一脸愤怒的朱由检,很明显,朱由检已经知道了他包庇朱慈烺的事情。

知道此事已经避无可避,王承恩直挺挺的向朱由检跪下,连连磕头,道:“陛下,老臣有罪,老臣有罪,还请陛下责罚……”

其实崇祯帝朱由检虽然表面上很气愤,其实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因为朱慈烺已经给他来信了,自己在天津卫已经帮皇家赚取到了一百多万两银子银子了。

这也就是崇祯帝一直默许甚至是放纵朱慈烺的根由,能赚钱就是好事,现在朝廷和皇家最缺乏的就是银子,能赚到银子就是王道。

万历年间最好收成时全国财政一年有200万两白银,还是张居正改革搞下来的。明朝万历时总人口约6000万,人均每年负担国家税支0.033两白银,约人民币22元。

而在崇祯元年朝廷的财政收入是326万两白银,扣除前一年的亏空实际收入是200万两白银,而单单辽东军饷就要327万两。

仅仅一个辽东就把大明王朝全年的财政收入花完还不够,更别说外有黄台吉洪太内有此起彼伏的农民**,加上今年的建奴入寇,崇祯帝都要被银子折磨疯了。

在这样的情况,朱慈烺能帮他赚到钱,他如何能不高兴,因此现在下看这些朝臣的表演,崇祯帝如何肯真正的责骂朱慈烺。

而且朱慈烺在离开天津卫去往朝鲜之后又秘密给他汇报,已经在朝鲜赚到了30多万两银子了,等朱慈烺返回的时候就可以带回来,送入皇帝的內帑。

因此崇祯帝嘴上虽然说的厉害,心里却是不以为然,“朕的儿子那么厉害,这才出去几个月,就弄来那么多的银子,你们这些人还不断的中伤他,真是该死。”

“立即让曹化淳和刘侨去查皇儿的消息,让他速速回宫来。”崇祯帝貌似很生气地说道,其实他知道朱慈烺根本就不在大明,这些特务机构也拿朱慈烺没办法。

果然,王承恩立即苦着脸说道:“启奏陛下,据锦衣卫探子的消息,早在一个多月前,太子殿下就带着到海上去海试去了,至今没有消息。”

“哦,怎么会是如此,你们这里严重的渎职,连太子都看不好,太子乃是国储,堂堂储君岂能轻易冒险出海,这是谁唆使的,等查出来朕一定要重重的惩办他。”崇祯帝是声色俱厉地说道。

听到崇祯帝和稀泥的话语,朝臣们顿时不干了,很多正直的官员开始说教崇祯帝朱由检,从盘古开天地说起,一直说到现在。

这些人告诉朱由检,身为太子,应该有太子的操守,经商乃是贱业,和储君的身份不符,而且身为皇太子,帝国未来的天子,怎么能和小民争利呢?这简直就是大大的违背了圣人之道。

崇祯帝朱由检早就知道官员们会有这样的表现,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对策,总之就是一个拖字诀,再加上太子年幼,根本不可能去经商,这一切都是有人打着太子的旗号在败坏太子的名声。

太子这才一岁多,他怎么可能去参与经商,所以算不得操持贱业;其次,既然太子并没有参与经商,那么如何算得与小民争利;再次,这一切都是风传,并没有真凭实据。

虽然崇祯帝朱由检估计到了官员们的无耻,但是他没有估计到官员们会如此无耻,见到崇祯帝不以为然,他们顿时急了,在带头人的带领下,一帮子官员什么话都不说,就跪在朱由检面前哭,干嚎……

朱由检被气得手脚抖,可是又没有办法,一时间,君臣开始了默默的对峙……整个政事堂气氛显得非常的压抑。

就在这样的压抑气氛里,内阁阁臣何如宠出班奏道:“臣何如宠启奏陛下,无论是谁,假借太子殿下之名与民争利都是不可取的,此事要严查,要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咱们大明要长治久安,朝廷就当轻徭薄赋,舍利于民,却不能放任居心叵测之徒,而一味巧取豪夺!臣斗胆直陈,万望陛下采纳啊!陛下!一定要尽快严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