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朝鲜骑兵和火枪兵消失之谜?(2 / 2)

“是啊,除了骑兵,我国的火枪兵也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火药而变得名存实亡,甚是可惜。”说着,昭显世子李??流下了伤心泪。

“哦,这又是为何呢?难道还有其他不可明说的原因?”朱慈烺再次好奇地问道。

“说起来都是泪啊,军器监火?虽已至万余柄”(《李朝实录》太宗15年七月辛亥)朝鲜在高丽末期至太祖时代引进了华夏的火器制造和使用技术,也就是早期身管较短的火门枪和火炮。

弹种也是早期学习中国的各种神枪类箭型弹和石弹,比较典型的就是发射复数箭矢的四箭铳筒、八箭铳筒等,射石炮则是臼炮型的碗口铳和将军火炮之类。

使用火器的朝鲜士兵专设为铳筒卫,一开始为二千四百名,分为六番(《李朝实录》世宗27年七月庚寅),正统十三年(1448年)一月二十八日,世宗加强了火器军队,将铳筒卫增至四千人,分为五番。(《李朝实录》世宗30年一月乙卯)

然而,在单兵火器上,咱们只学到了射箭铳筒的弹种传授,大致处于14世纪末的华夏早期水平,以霰弹方式发射的短管单兵火门枪,如四箭铳筒、八箭铳筒等,(《国朝五礼仪》)在射程上对弓箭并没有优势。

上国在火器制造上仅传授了铜制火器——而朝鲜缺乏铜矿。乃至被迫从对马岛倭寇团伙手中获取铸铁炮进行仿制,然而试制中因屡屡炸膛而被迫停止。

上国在早期大包大揽的对朝鲜进行火药输出,然后有奸贼挑拨离间,戛然而止,从蒙古工匠那偷看而学来的提硝技术,则根本不能满足在咱们在上国帮助下大跃进中完成的火器化军队所需。

朝鲜自产火药一年不过千斤左右,“煮取焰硝,其功不细,一岁所煮,不过千余斤,……以示火药稀贵。”

“焰硝除外方所煮,则一年不满千斤,为至贵矣。”(《李朝实录》世宗13年十二月乙卯)若以千斤产量为准,不过一万六千两,仅配发中央直属的四千上番铳筒卫,人均也不过四两。

这仅仅只是中央直属的单兵火器,若算上火炮、地方军队的需求,火药人均就更为凄凉。或者说,朝鲜在被明廷断绝火药进口之后,耗资巨大的铳筒军和大大小小的二万余件火器……

由此,火器在朝鲜很快成为了摆设。而“步兵中号最精强”,仿神机营单独成军的铳筒军,或者说是世界上第二支独立建军的火门枪部队,也在各种原因下与1457年遭到遣散,朝鲜火药产量的严重匮乏是其被解散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为啥壬辰倭乱基本看不到朝鲜人的火器运用?因为在胡乱时期,朝鲜火绳枪兵只发二两火药?就这么点火药能干啥啊?”昭显世子李??悲愤地说道。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双面太子爷更新,第404章 朝鲜骑兵和火枪兵消失之谜?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