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向着王京汉城出发(1 / 2)

在进入仁川城的路上,看似一脸平静的李倧心里却在打鼓,自从听到大明皇太子即将来朝的消息,他就很着急。

也很为难,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该用什么礼仪来迎接朱慈烺,因为没有任何的先例可以依循,之前大明派到朝鲜的都是些臣子甚至是太监,那些已有的礼仪完全不适用于朱慈烺啊。

于是,李倧立即下令,让大臣们都积极讨论,该用什么礼仪来迎接朱慈烺,讨论了几天还是没有个定论,后来好不容易有了个草案。

哪知道,现在朱慈烺又说他不是奉了皇帝的旨意来朝鲜,而是自己用私人身份来的朝鲜,这样先前的议定的草案又不适合了。

其实,中朝两国的文化联系源远流长。历史上朝鲜李朝在吸收中国文化和其他一些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

仪轨,一般指佛教仪轨,源自梵语kalpasu^tra,随佛教传入中国,是记述佛教仪式规则的经典通称。

朝鲜王朝仪轨,是朝鲜王朝从儒教原理出发,以国家仪礼为中心,根据一定文书格式编纂的独特的宫廷文化记录。

所以对于如何迎接和接待大明朝的天使,朝鲜是有着自己的一套特有的礼仪制度,光是在李倧之前的光海君时代,就已经迎接过大明使者两次了。

明朝按照惯例,凡有大事,都要遣使诏告朝鲜。想到这里,李倧又想起了自己之前查阅资料时候看到的记录:

皇明受天命为天子,六合之内,八方之外,寸地尺天,莫非属国。惟我康献王立国之初,太祖高皇帝洪武二十五年,命国号曰朝鲜。

盖我东藩为殷太师肇封之地,故仍其旧号,视若内服。自是以来,朝廷凡有庆慰,必拣选使价颁诏若敕,先于万国,东人以为宠。

夫天下称庆,如册封国本、诞生皇子皇孙,不一其事,而惟登极为莫大之庆……

天启元年夏,翰林院编修青岳刘先生、礼科都给事中江杨先生,奉新皇帝之命,来宣泰昌若天启登极二诏敕,斯又旷世所未有之盛典也。

对于迎接天使之事,朝鲜方面按照惯例,一般都是预先几月就已开始准备,这次虽然时间紧迫,但是也差不多有半个月的时间了,这也就足够了。

李倧早就下了严令,如有官员不尽职,则有刑法与罢职的处罚,李倧对于明朝这次派遣皇太子到来显得极为重视。

李倧对迎接朱慈烺的都监堂上等官言之侃侃:“上国太子亲自光临朝鲜,实天下之大庆也。接待天使事体甚重。”因此,他申饬他们“百事尽心竭诚”,不要“以虚竭二字为慢待张本”。

具体接待礼仪,规定事无巨细,“至于紧关节目,尤不可擅便”。并亲自做出规定:

一远接使、延慰使依前例除郊迎,迎命肃拜,守令以下迎于郊外;一州官等迎谒及宴享时必令奔走,以尽敬谨之礼,酒停前主人及进止人务令拱手,勿使暂刻垂手。

远接使迎接明朝使臣到京,“是时街路及各门结彩”,举行隆重的郊迎与迎诏仪式;使臣入住南别宫,馆伴与都监都厅人员轮流值班;明使所居南别宫墙外,派有军将护卫。

是时有侍臣导驾节次,还宫时只有导驾。一郊迎日,百官俱集朝房,以黑团领各就侍立之位,东西相向俱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