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本侯,没钱!(1 / 2)

其实,颜勤礼考虑的也是对的。

小清河这地方,涉及到的全都是大唐机密。

天底下聪明的人很多,藤原广进能突破大唐军队的层层封锁来到中原,就足以证明,这是个聪明人。

虽然,没有核心的技术,就算是过来看看也学不到什么,可不怕意外就怕万一,万一一不小心就被人无意中学去了核心技术呢?

秦长青琢磨琢磨,也是这么个道理,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对这头小矮子。

略微沉思了一会儿,找来一名禁卫,“把藤原广进,送去给常乐。让常乐派人去虎丘的西山寺,把僧旻和高向玄理也请来长安。按照当年道昭的标准接待。”

“道昭?”

藤原广进眼睛瞬间就亮了,他早就打听过了,道昭绝对是遣唐使的最高标准,绝对彰显了唐朝的大国之气。

传闻,道昭每日都住在红帐子里面,吃喝全都是大唐花钱,唯一不好的就是道昭这老小子不厚道,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去偷盗,最后死于非命。

“侯爷的大恩,小人没齿难忘!”

在藤原广进的感谢中,被禁卫带去了内侍省,等待他的具体是什么,大家都心照不宣,唯一知道的就是藤原广进自己了。

对于秦长青的做法,颜勤礼还是很满意的,交给常乐的人,就没有完整回来的,身上少了基础部件是常态。最重要的,每一个交给常乐的人,都会“无私”的为医学院做贡献。

比如,路东衍的儿子路东查明,就为医学院的阑尾炎科目,做出过重大贡献,至今,路东查明的画像,还摆在医学院的名人堂里面,还在画像的下面写下四个大字:舍己为人!

“颜叔叔,你除了挖老工匠,还挖到什么人了?没挖到重要人物,军器监不会和你翻脸的吧?最起码,看柳奭的面子,都不会和你翻脸。”

颜勤礼嘿嘿一笑,“我把李春孙子李迎归,还有奚衡给挖过来了。”

卧槽!

秦长青瞪大了眼睛看着颜勤礼,“工部的人怎么没打死你?”

李春自然不用说了,赵州桥就是他建的,堪称大国工匠。

奚衡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这个人的后代可是牛人:奚鼎、奚庭圭等等。

奚家族籍易水,擅长造墨,所造墨面有光气,印有“奚衡”或“庚申”二字。在唐朝末年,奚家迁徙到了安徽歙县。因安徽多松树,取材造墨比较方便,故而定居。

奚家人做的墨,质坚如玉,纹如犀,松烟轻,胶质好,调料均,捶捣细,以松烟合鹿角胶合制而成,实为墨中之上品,工艺独成一家。

南唐皇帝赐姓李,奚世家族代为墨官,奚庭圭造墨技艺尤为高超。南唐皇帝常以奚墨赏赐有功之臣。

宋太祖之后,皇帝写诏书都用奚氏墨,每年歙州要向朝廷进贡1000斤墨,当时市场上则很难买到奚墨。

宋仁宗庆历年间,一枚能买到一万钱。宋徽宗宣和年间,竟出现了“黄金可得,奚氏之墨不可的”的奇缺现象。

北宋词人秦少游存有庭圭墨半锭,其质如金石。潘谷也是宋代的造墨名家,见此墨而甘拜下风说:“这真是李氏故物,我生再见矣。”

宋太祖时的墨官张遇也是易州人,唐墨以李廷圭第一,张遇第二,众评家一直如此认为。直到以后铸字于墨,一是遵照易水法制造。

可以说,整个奚家掌握了制墨法的最高技艺。

为什么颜勤礼会把这两个挖过来,是因为李迎归不仅会造桥,雕刻艺术、设计艺术一绝,尽得阎立德真传。

至于奚衡那就不得了了,这要归功于柱子,柱子正在研究秦长青所说的无烟火药,按照秦长青说的资料信息,柱子发现,他和墨家人根本搞不出来,需要一个做墨的高手。

墨里面,含有很高的炸药成分,别看写出来的字那么秀气,那么有观赏性,但实际上,墨的成分是很复杂的。

把墨经过特殊的处理,用棉花、淀粉、木炭等东西混在硝酸溶液里面,就是“木炸药”。木炸药就是制作无烟火药的基础,其实很多时候,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其实往往含有很大的杀伤性。

古代没有做现成的墨汁,只有墨块儿和砚台,墨块儿分油烟墨和松香墨两种。两种墨的制作方法,其实和做火药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