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遥想当年(1 / 2)

一滴殇 一壶清幽 5812 字 2022-01-09

“既得利益者么……有趣。”青幽细细品味了一下,点头同意。

青曦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父王觉得,陛下或苏将军有异?”

青幽摇摇头道,语出惊人道:“或许不止他们,真要说起来的话,恐怕……我们三人都难辞其咎。”

……

自打蛮人击败“胜白起”后,三族头人率众自北部隘口入侵中原,城中官兵主动迎击,没想到却一触即溃……而且溃的是熙国官兵!

往日虽与小股蛮人厮杀过,但熙人普遍觉得除了特别凶残之外也没什么特别。没想到第一次与成建制的游骑兵厮杀,才体会到了对方的可怕之处。虽人口不多,但蛮族全民皆兵,便是十余岁的孩童也能骑马射箭,而且准头惊人……毕竟每多射一箭,便可能意味着箭矢消耗,以及逃跑几率的增加。

这种部队一旦到了平原上,马匹与轻甲便意味着机动力十足,可追可逃。精准的齐射意味着远距离大规模杀伤能力,熙人还没靠近便要折损大量人手。这两点凑在一起,使得蛮人战斗力呈几何增长,他们甚至可以用hitandrun战术,慢慢给熙人放血。

一旦击溃了官兵,三族便犹狼入羊群,此时的蛮人便像一只饿久了的狼,突然闯入一处陌生的领地,而此处遍地鸡鸭处处牛羊,富庶的简直让人不敢置信。众所周知,穷人突然暴富便会报复性的糟蹋东西。蛮人亦是如此,整体就是抢了杀,杀了烧,只是月许的光景,便将北部搅成一团乱麻,城中百姓连即将成熟的庄稼都不要了纷纷往南逃窜,一时间灾民饥民挤满了永平城,挤不进去的便只能继续往南,朝着久安进发。

但蛮人也并非无懈可击,他们既没有学习熙人文明,也没有取得熙人民心的意思,占据雄城也没有驻扎的打算,乃是实实在在的立足不稳。此时若能集结兵力给这头饿狼迎头一击,事情当时就解决了。

可惜此时的熙国也是乱的……原来老皇帝心气极高,本想取一份战功,却是晚节不保闹得熙国大乱,气急攻心之下一病不起,没熬几天便含恨而终。

而青弘继位之后还是没有派兵北上,反倒将熙国所有部队纷纷集结到了皇城之中,他亦有自己的考量。

其一此时蛮人已对中原有了了解,仿佛打猎一般各自分了猎场渗入熙国各地,已没当初那么好清理。

其二,则是朝中形势迫使他必须先自保,才有余力顾忌外患。

朝臣本就分为两派,就算老皇帝已经将青弘立为储君,亦只有少数朝臣默认此事。而大多数的臣子,甚至包括老皇帝仍视青幽为最佳新君,其人无论才学品德能力手段均是上上品,也不知道老天为什么就是让他不喜欢当皇帝。

此事若能慢慢过渡,老皇帝或许会逐步清理掉青幽的“铁粉”,再助青弘安插一批心腹,帮他平稳登基。又或者再想法子打消青幽不当皇帝的念头,再将其推上储君之位。谁知道呢……可能老皇帝自己都没想好到底该怎么做,所以才一直不曾下手。

却没想到恰在此时遇见蛮人入侵,老皇帝只能赶紧传位,然后就领了盒饭。

这下可就麻烦了,朝中拥戴青幽的力量仍占据优势,而青弘此时却是贺无奇说得既得利益者,若他想保住自己的利益,便能且只能将军队调回皇城回朝勤王。

……

“曦儿,若你是青弘,又会怎么选呢?”青幽淡淡的问道。

“这……”青曦一时语塞。

是啊,怎么选呢,若派兵剿灭蛮人,朝臣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便是孤注一掷的带私兵入朝也不无可能。到时青弘最好的结局,便是主动退位让贤,而待事情风平浪静,亦难保不会有人为了杜绝后患将他彻底除去。

既然唯有派兵入朝震慑诸侯,才有机会继续对弈,那这道题的内核其实就是:你愿意为了他人的身家性命,付出自己的人生与无上权利么,哪怕是很多很多人命……

而最可怕的是,这道题并非只是给青弘的,而是同时出给青弘与支持青幽的朝臣两方。

于是结果就是……没人肯把自己的一切寄托在对方的德行上,大家不约而同的调集了所有能调集的资源一同涌入皇城。

当时,青弘便与青幽在大殿上见了一面。

新帝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因为他发现即便士兵入城,他亦是没有百分百的胜算。且不说许多将领也倾向青幽,而中立的将官也有大把与青幽派朝臣有旧,硬要算起来还是青幽胜上一筹。

此时的内城之外,站满了沉默的熙国士卒,因为他们之间……分隔出一道五步宽的空隙。两边的将官互相对峙着,只要皇城中一声令下,这五步就会成为尸山血海……而这趟勤王之旅,便就会成为熙国内战的导火索。

若当时真打个两败俱伤,又有蛮人虎视在侧,说不定这天下便从此不再姓青。

青弘与青幽皆对这此心知肚明,只是如今箭在弦上,谁又肯主动撤去箭只,万一你撤了箭对方却松了弓弦,又当如何?

“皇兄……你知道我不愿当皇帝的。”青幽这句话说了一辈子,可惜就算人人都知道也都相信,亦没人肯放过他。

“事情,已不是你愿不愿,想不想便能解决的了。”青弘神色复杂的看着这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哪怕自己全力以赴,面对这位完全没出手的弟弟,居然仍是不如。如果说有什么,比父亲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恐怕就是这孩子一直在身边……还是自己的亲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