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心照不宣,相视一笑。
当下,李岸便和刘文昊简单的说起了崛围山以及唐家寨的往事。不过在这个时候,李岸并没有把话挑明,但刘文昊也不傻,自然也就装起了糊涂。
本来在这期间,刘文昊有几次都想和李岸谈一下大金不久之后侵宋的事情,但几次三番,他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这可不是刘文昊有意藏拙,首先来讲,他和李岸并不熟,再一个则是那老滑头的身份。
有宋一朝,文官大多不谈军事。不是有句话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吗?大宋朝很多官吏都将此话奉为圭臬,所以,即使那县太爷知晓了此事又如何?
因此,就算刘文昊将这事情全盘托出,换来的也不会是什么重视,还很可能是那老滑头心里的轻蔑。
一个白身,为了所谓的功名什么话都敢讲,哗众取宠的例子岂不是太多?
自此开始,刘文昊就想着,怎么才能遇到一个真正懂军事的官员,当然,也不能是什么阿猫阿狗,那人最起码也能在朝廷说得上话的。要不然,他说出来不也相当于白说吗?
但就以他现在的身份来讲,好像还真有点困难!
只是这话又有些不对,因为那机会已经来了!
就在二人品着香茗,各怀心思之际,花厅外突然闯进一小厮。
“禀大人,据探马传来消息,宣抚使司的上官们马上到了!”
一听这话,李岸连忙站起身来,先是打发小厮让其去准备,而后又和刘文昊说道:“子明啊,你先和耿押司在后宅转转,本县去去就来……”
李岸的意思很明显,现在没谈好,晚上还要继续和他“探讨人生”,拉拢之心显而易见……
刘文昊又能说什么,不过闻听小厮口中的“宣抚使司”他眼前顿时为之一亮,点头应允之后便和耿杰一起转到了后宅。
时至傍晚,来自太原府的援军终于来了!
可即使姗姗来迟,李岸依然不敢怠慢,带着衙门里的大小官吏,将上官迎进了县衙。
为首一人年约六旬,虽是花甲之年,但看上去却依旧威风凛凛,英姿勃勃。
来人名叫王禀,乃是太原兵马副都总管。别看此人也是一武官,但李岸可不敢有丝毫小觑之心。
首先来说,两人的级别相差太多,况且王禀可是广阳郡王童贯麾下的得力干将。
于情于理之下,李岸怎能轻视?
然而对于阳曲百姓来讲,谁现在还待见朝廷的援军?
贼寇都被打跑了你们才来,要你们有啥用?
但百姓们还是误会了,王禀乃一代名将,之所以蜗行牛步现在才来,这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想想也是,在那么一个没有高速公路的年代,阳曲到太原百里的路程可不简单。再加上白马山匪寇刻意封锁,因此一来一回耽搁了不少功夫。
此时能赶到阳曲,还是王禀急行军的后果,要不然今晚怕是还真到不了。
还有,如果真要是追求责任,或许说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其实还是和那个老腌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