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税制?”
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都是大吃一惊,二人愣在当场,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说。
对于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而言,天子刘洵所说的改革税制与当年孝武皇帝颁布的告缗令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通过朝廷颁布法令来征收商贾、豪门的重税!
犹豫了一下,少府卿霍利沉声说道:“天家!此举会不会引起天下商贾、豪族的恐慌?会不会影响水泥、新农具、铁器、修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以臣之见,此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天子刘洵说道:“此事不但不能从长计议,相反,还要从快进行!”
“为何?”
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一时之间想不明白,都询问起来。
天子刘洵说道:“如今虽然新兴产业在我大汉各地蓬勃发展,但是绝大部分的钱财都被门阀士族和豪强收入囊中,朝廷只能得到一小部分的利益。长此以往,朕兴起新兴产业的初衷就会完全变样,非但无法让朝廷赋税大幅增长,而且还会让那些门阀士族、民间豪强做强做大,长此以往便会成为尾大不掉之势!”
说到这里,天子刘洵便想起后世隋唐时期的关中豪族势力,那可是完全能够作用帝国兴衰,甚至是可以直接倾覆整个王朝的强大势力!
天子刘洵绝不允许各地门阀士族和民间豪强发展成关中豪族那样的存在,即便是在自己有生之年看不到这样的威胁,天子刘洵也要为自己的子孙后代铲除祸根!
于是,天子刘洵接着说道:“所以,朕必须尽快改革我大汉的税制,对于普通百姓,不管是百工、农人还是小商小贩,朝廷都应该继续实行轻徭薄赋之策。不过对于门阀士族、民间豪强、各地豪商,朝廷就必须在不影响他们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收取重税!”
听到这里,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微微皱眉,对于天子刘洵的意思,二人听得很明白了,就是要将朝廷的税制一分为二,对普通百姓、各地豪族分开税率、税种,各收各的税。
大司农耿寿昌眉头紧锁,说道:“天家,如此一来门阀士族、民间豪强肯定不会同意,他们绝对会闹将起来,到时候朝野上下、各地郡国都会动荡不已的!”
天子刘洵自然已经预料到这些情况了,不过在参考了后世税制改革的经验,天子刘洵已经做好了准备。
“朕既然准备改革税制,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自此以后,由尚书台牵头,会同大司农府、镇抚司、各地郡国府衙,一同清查各地门阀士族、豪强的家产情况,凡是家产在三百金以上的,都要上报当地郡国府衙,汇总到大司农府!由镇抚司负责监督、暗查!”
“朕,给你们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内必须完成全国范围内的清查,凡是隐瞒不报、少报漏报之人,一律交由镇抚司处置!”
“一年之后,朕会以清查上来的数据作为新税制的依据,并且每三年更新一次。届时,朝廷将按照这些门阀士族、民间豪强的资产数量、生意的规模收取税赋,具体的税率朕会命人详细制定。”
“一年之后,原本的田赋、人头税依然采取目前的税率,由大司农府进行收取;不过改革之后的商税,则全部由尚书台下属的市舶司收取,所收之赋税单独设立府库、单独记账!”
听到这里,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大惊失色,天子刘洵这是准备在大司农府和少府之外,再建立第三个财政机构,是要将大汉帝国的财政大权一分为三啊!
想到这里,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都是脸色大变,二人看着意气风发的天子刘洵,心中忽然有了一种发自肺腑的畏惧。天子刘洵每一步都有着深意,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根本不知道天子刘洵下一步将会做什么,心中很是没底。
这时,大司农耿寿昌问道:“天家,如果各地门阀士族、民间豪强闹将起来,怎么办?”
天子刘洵早有对策,说道:“朕即将全面放开水泥产业和新农具的打造产业、新式马车产业,再加上修筑产业,这四个新兴产业就是四块肥美多汁的肥肉,足以让各地的门阀士族和民间豪强趋之若鹜!”
大司农耿寿昌惊呼道:“天家要将这些新兴产业全部开放,任由各地的门阀士族和民间豪强随意加入!”
“正是!”
天子刘洵说道:“如果各地的门阀士族和民间豪强想要介入这些新兴产业,就必须真实上报自己的财产情况,必须按照朝廷的新税制上缴赋税,否则朝廷就禁止其从事新兴产业,而且还要加以严惩!”
大司农耿寿昌和少府卿霍利对视一眼,二人心中纷纷暗道:“天家这一手还真是狠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