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被惊呆的李治(1 / 2)

虽然早就听说过,但是当李治看到沿着运河浩浩荡荡而来的庞大船队,还是感到无比震撼。

他在原地目瞪口呆地愣了片刻,这才清醒过来。

紧接着,他就发起了感慨。

“医儿这小子的手笔真是太惊人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就筹集到了这么多粮草和各种物资”

“若不是亲眼看到,我还真有点不敢相信,这小子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话音落下,站在一旁的于志宁立刻点了点头。

“医公子的手段确实非常惊人,甚至可以说,有神鬼莫测之能”

“据老朽所知,现如今大江南北都在收割水稻,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之前收割完毕的夏粮,情况也一样,正因为丰收,医公子才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大批粮草”

“公子麾下的大唐公司和民部优中选优的良种,在这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将粮食亩产提高了很多”

“殿下,老臣认为殿下也应该多关心农事,最好也成立一个类似于大唐公司的机构,为万民造福”

此时的李治,正以太子殿下的身份,在定州监国。

东宫的几位重臣,也都跟来了这里,辅佐他处理政务。

这些人此时并不都在李治身旁。

许敬宗在辽东前线,跟在李世民身旁出谋划策。

于志宁因为年事已高,则留在定州辅佐李治。

其余人也各有分工,各司其职。

听到于志宁这番话,李治赞同地点了点头。

“于大人说的是,孤之前是有点忽略农事和民生方面的事情了,待回到长安,一定要重视起来”

“医儿的大唐公司,的确给医儿这小子帮了大忙,现在俨然已是一个庞然大物,能量令人惊叹”

“相比大唐公司,我现在更关心医儿发明的火炮,这玩意被传的神乎其神,却从没在辽东战场上使用过”

“关于火炮的真实威力,大家只是听说而已,人云亦云”

“据说医儿这次北上助战,带了足足一百门火炮,孤一定要看看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究竟如何”

非但李治,包括于志宁在内的其他人,也对传说中的火炮充满了好奇。

与此同时,他们心里多少也有几分担忧。

但这些担忧他们只能藏在心里,根本不敢说出来。

说话间,那支沿运河而来的庞大船队已来到近前。

行驶在船队最前方的,正是李医乘坐的楼船。

距离码头还有三四百米远时,站在楼船甲板上的李医,就已打出停船的手势。

随着他的这个手势,站在楼船吊斗中的号手,立刻吹响了号角。

“呜!”

一阵嘹亮的号声随即响起,传遍了整条运河。

听到号角声的一刹那,各艘船上的船老大,立刻扯着嗓子高喊起来。

“落帆,停船!”

下一刻,船队里的所有船只都开始落帆,并缓缓停了下来。

看到这一幕,李治他们再次被震撼了一番。

“进退有度,令行禁止”

“这哪里是一支运粮的船队啊,俨然就是一支具有不俗战力的水军!”

于志宁低声感慨道。

李治听得非常真切,但并没有回应,只是面色略有些凝重。

转眼的功夫,这支庞大的运粮船队已停了下来,井然有序地停在了运河上。

站在码头上望去,这支船队已占据了整条运河,一眼望不到头。

紧接着,李医带着穆逢春和李德奖二人从楼船上下来,乘坐陈阿大驾驶的快船,向码头这边驶来。

片刻之间,这艘快船已来到这个简陋的小码头边缘。.CoM

看到李治的第一时间,站在船上的李医就躬身施礼,毕恭毕敬地朗声问候道:

“孩儿见过九叔,数月未见,孩儿甚是想念”

“看到九叔风采尤胜往昔,孩儿甚是欢喜”

他这番恭敬的表现,让李治很是无奈。

此时的李治,颇有点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感觉。

眼前这小子实在太滑头了,为人做事几乎无懈可击,找不到任何破绽。

李治很想找个由头,找找李医的晦气,但思前想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借口。

非但如此,他还得挤出一脸和蔼的笑容,轻轻挥手说道:

“不必多礼,你我叔侄就用不着这么见外了”

“快上岸来,让九叔看看你这小子,这一年都有什么变化”

“孩儿遵命”

李医躬身应道,这才离船上岸。

来到近前,他再次毕恭毕敬地行了个大礼,问候了李治一番。

现在的李治,可不仅是太子殿下,而且肩负着监国重任。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就是大唐皇帝,只是没登基而已。

大唐国内的所有政务,现在皆由他处理,可谓大权在握。

对于李医的表现,李治还是很满意的。

他伸手将李医拉起来,带到自己身边,上下打量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说道:

“你小子这一年的所作所为,九叔都耳熟能详,耳朵里都快听出茧子了”

“不得不说,你小子离开长安,去大唐各地游历的这个决定非常聪明”

“凡是你到过的每个地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都变得更加富庶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更好了”

“在这方面,九叔自愧不如,要向你小子学习,学习怎么让百姓生活的更好,怎么让大唐变得更加强大”

这是李治发自内心的一番话,是他的真实想法。

他虽然极力避免,但话里还是隐约透出一丝酸味。

话音未落,李医已恭敬地躬身回道:

“九叔谬赞了,侄儿虽然做了一些事情,却当不起这样的夸赞”

“或许是因为侄儿年岁还小,所以大家偏爱一点,给了太多赞誉”

“身为皇家子弟,只要能让我大唐变得更加富庶和强大,侄儿愿为之付出任何努力”

听到这话,李治不禁赞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包括于志宁在内的其他人也一样,都赞赏地点头不已。

虽然双方阵营不同,甚至隐约敌对,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

眼前的这位医公子是千古未见之英才,他为大唐所做的那些贡献,足以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并交口称赞。

接下来,李治就问起了这支运粮船队的事情,了解船队所运各种物资的数量等等。

李医没有丝毫隐瞒,向这位叔叔详细介绍了一下情况。

介绍的同时,他还拿出一份厚厚的货物清单,递给了李治,让李治过目。

看着这张清单上各种货物的庞大数量,李治再次被震撼了。

紧接着,他就露出一脸狂喜之色。

他知道,有了这批庞大的粮草和物资支援,东征大军将再无半点后顾之忧。

凭借这批粮草和物资,东征大军能一直厮杀到冬天,直到把高句丽人全部赶到半岛上为止。

同样列在货物清单上的一百门火炮,以及数量惊人的炮弹,在他眼中显得尤为醒目。

看到火炮和炮弹条目的一瞬间,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医儿,你发明的这种名叫火炮的新式武器,果真无坚不摧?”

“这些日子以来,九叔听了很多有关火炮的传说,那些传说都把火炮传的神乎其神”

“但九叔却从未见过火炮,现在你小子一下带来了一百门,能不能让九叔开开眼界?”

没有丝毫犹豫,李医立刻微笑着点了点头。

“当然没问题,就算九叔不提,孩儿也要向九叔介绍并展示这种新式武器”

“这种新式武器的确无坚不摧,使用好了,绝对是攻城拔寨,杀伤敌人的无上利器”

“侄儿这次带着一百门火炮北上辽东,就是要助皇爷爷砸烂高句丽所有城池要塞”

听到这里,李治已双眼放光。

“既然这样,那就让你手下的人给九叔演示一下吧”

“九叔很想看看,这火炮究竟有多么犀利,居然有如此高的评价”

“在演示之前,先带九叔去看看火炮吧,看看这东西长什么样”

李医点了点头,随即接茬说道:

“没问题,九叔,请跟侄儿来,侄儿的楼船上就有一门火炮”

“等九叔参观完毕,咱就用那门火炮进行演示,省的再搬动了”

“好的,让你小子的楼船过来吧”

李治点头说道。

随后,李医就传下命令,让自己的楼船行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