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孙德仁,重重有赏!(2 / 2)

朱慈烺当场叫人颁旨,嘉奖所有有功劳的人。

虽然耗费了大量的银子,但是朱慈烺觉得这些钱花的值,只有笼络了这些人的人心,就能促动大明军事科技的蓬勃发展。

“臣等谢陛下隆恩!”

制造局的一干人等,在孙德仁的带领下给朱慈烺叩首。

第二天,朱慈烺承诺的赏银就堂而皇之的在锦衣卫的护送下,运送到了兵工厂。

当被奖赏的人,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心里说不出的惊喜。

他们原本以为陛下只是说说而已,谁曾想陛下真的兑现了承诺,而且赏赐都是足额的。

没有任何的折扣,就连押送的锦衣卫和太监们都不敢从中贪墨一个铜板。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太监和锦衣卫有同僚就因为贪墨银子被诛灭九族。

到现在,那些人还被剥皮填草,摆在城门楼上。

再说,他们现在都涨工资了,没有必要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贪污。

朱慈烺搞这么大的阵仗出来,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

只要为大明做出贡献的人,他朱慈烺不会吝啬银子和奖赏,哪怕是官位也会给的。

大明虽然民间能人很多,大明的科技也是一片欣欣向荣。

但是,士农工商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商人地位最低。

但是真正的现实是工匠才是大明备受歧视的,明朝沿袭的是元朝的工匠制度。

工匠不仅地位低,即便是凭借手艺吃饭,也无法养活家人。

原因就是他们的工资太低了,因此大明出现武器制造偷工减料,一方面是因为官员贪污,另一方面是因为工匠们为了从中倒卖原料赚取外快养活家人。

实属无奈,这都是大明制度的弊端。

今天的赏赐,不仅仅是为了奖励工匠们的辛勤劳苦。

更是为了肯定工匠们的地位,这些人是大明的未来。

他们决定了发明科技的发展,更是创新的源泉。

朱慈烺的做法,赢得了大明所有的工匠的人心和支持。

不用朱慈烺发布什么求贤令,有一技之长的工匠们纷纷赶往南京。申请加入制造局和科学院,哪怕是打扫厕所,他们也愿意干。

就是为了报答朱慈烺的仁慈,他们愿意为了大明的强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一次,这些人有了一种意识,那就是集体荣誉感。

大明不仅仅是兵工厂需要工匠,就是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工匠的支持。

比如纺织厂需要织布机,码头港口的建设需要他们的帮助。

这些人的到来,使得南京的治安下降。

但是也有好处,好多已经失传的工艺又再次出现了。

就连鲁班和公输班的后人,这样恐怖的存在,现在也出现了。

这种情况叫朱慈烺一时愣住了,没想到自己一个普普通通的赏赐,竟然带来这么多的好处。

朱慈烺开始意识到,老百姓是水,十分的淳朴,你对他们好,他们都记着,只要国家有难,他们就义无反顾的冲锋在前。

为了大明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各地工匠的到来,极大的缓解了大明工匠匮乏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