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斯大林坦克VS虎式坦(1 / 2)

“停车,开火!”就在五百米的距离上,安德烈大声地喊道,随着他的喊话,舒拉快速地踩下刹车,斯大林坦克在一阵刺耳的刹车声中,停了下来。

就在停车的一瞬间,费奥多尔将瞄准具稳稳地压在了最前面的一辆德国坦克上,然后,狠狠地踩动了击发器。

轰!炮口处,火球升腾,一枚穿甲弹在火球的前端出现,带着巨大的速度,向前飞行,它的外表修长,和这个时代普通的弹头,完全不同,虽然是从100毫米口径的大炮里面发射出来的,但是,这个弹头的直径,只有二十毫米左右,整个弹体,就如同一枚细长的梭镖一般,向着前面飞行。

尾部,两块弹托散开,在空中掉落下去。

这就是冷战时期研发出来的全新弹种,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细长的弹芯,穿甲能力才会实现有效的提升,而为了能够在粗粗的炮管里面发射出来,它需要一个气密的弹托,弹托是100毫米直径的,正好可以封住炮管,有效地利用发射药的能量,等到飞出来之后,弹托就会在气流的作用下飞开,中间那个细长的弹体,向前迅猛地扑向目标,完成一次射杀。这是最优秀的穿甲弹的构成了,靠着它,在同样的炮管里,可以实现穿甲能力的飞跃,此时,弹芯出鞘,向着虎式坦克飞射而去!

其实,各国的军工人员,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细长的弹芯可以有效地提升杀伤力,同时,细长的弹芯还可以降低空气阻力,但是,在二战时期,由于技术的限制,他们是做不出这种弹头的,其中最重要的问题还是那个气密的弹托,它需要数控加工的技术才能完成,才能够保证足够高的精密程度。

在这个时代,最普通的穿甲弹,就是一种尖头弹,用来对付垂直装甲的时候,效果不错,但是,当对付倾斜装甲的时候,弹头往往会被弹飞,出现严重的跳弹。

后来,就有技术人员发现,如果不使用尖头,把弹头做成钝头,这样的话,砸到倾斜的装甲上,就能提供一种神奇的转正效应,所以,钝头穿甲弹就出现了,当它砸到倾斜装甲上的时候,它自己的弹头是钝的,正好可以扭转弹体,让弹体垂直钻到装甲里面去。

但是,钝头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就是飞行的时候阻力大大增加,所以,必须要在弹头的前面,再加一个空心的软质风帽,也叫做被帽,所以,就变成了这个时代使用最多的被帽钝头穿甲弹。

不管是苏联,还是德国,使用最多的就是这种弹种,只是现在,德国人的虎式坦克,为了增加穿深,采用了最新的钨合金穿甲弹,这种穿甲弹的结构,又有了很大的不同。

如果只看弹头的外面,和普通的穿甲弹是类似的,但是,它的内部,中央有一根硬质的碳化钨弹芯,它承担穿透敌人的装甲的重任,但是,这根碳化钨棒的直径,远远小于炮口的直径,所以,需要在外面,再包裹一层软质的金属,这样就正好达到炮口的粗细了。这样做出来的炮弹就叫做次口径穿甲弹了。

它叫做次口径,就是因为里面的碳化钨的直径小于炮口的直径,从这个角度上看,其实,次口径穿甲弹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都是用细长的弹芯来增加威力的,只不过,后者的加工能力高,用个弹托解决了气密性的问题,前者加工技术不够,干脆在弹芯外面包裹起来了一层软质材料,实现了从大口径的火炮里面发射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