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匈牙利的漏(6)(2 / 2)

紫色 situhan 5796 字 2021-12-11

“那个……把挑好的都放下吧,这里好像没有可以看的。”李凡小声的对刘道源的儿子说道,“这些都是玻璃仿制的,你别瞪眼啊,你要想玩……那边那块石头可以啊,你买回去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一番了,那可是真的喜马拉雅化石。”

“啊?”小名刘大小的男孩立即冲过去,拿起了那块石头,“这是真的吗?”

李凡点点头,“这是三叶虫的化石,应该是从喜马拉雅山脉里找到的,这东西在那边的山沟里,有不少,就是很难拿出来,你这一块保不齐是从尼泊尔那边过来的,也不贵,才20欧元,买下吧,还能学不少东西呢。”

“那我呢?”女孩刘小小忽闪着渴望的眼神看着李凡,此时,李凡的目光透过小小的脑袋看到了那堆“宝石”里的一块,于是顺手就拿了过来,“这个就行,你跟你哥哥不能都买一样的东西是不是?你们得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对不对?”

于是,刘小小怯生生的掏出了10欧元,把那个看上去也是污浊不堪的石头拿在手里,还是凯琳娜手疾眼快的掏出一张纸巾包了起来。

爱玛看到李凡的表现就知道这个摊子上没啥了,于是下令“继续逛!”

于是,两个孩子打头前冲,后面跟着爱玛,凯琳娜则是挽着情哥哥的胳膊,小鸟依人般的斜歪着脑袋,眼珠子却是四处踅摸。旁边的刘道源“悲惨”的提着老婆爱玛的背囊,这要不是李凡到的早,这败家娘们还不定要买多少有用没用的。

“那个粉彩小碗你是怎么看出不对的?我也没看你仔细的看啊。”

刘道源一边走一边用德语问道,因为周边的华人游客太多了,他可不想让他们的对话随便就叫人给听了去,谁能保证那个林墨涵有没有派人跟着来呢?

“倒霉古董的人喜欢讲故事,故事讲得好,没有破绽的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如果这故事讲的驴唇不对马嘴,那就没有下一步了。”李凡淡淡的用汉语说道,“咱们用不着防着谁,他们把我的话听过去也是好事,让他们知道该学习的不能随便就漏过去,那样长不了知识的,还有啊,说中国的古董,用洋文说不清楚的。”

刘道源一想,可不是,中国古玩里的那些专用词,还真是没法用洋文翻译。

“这说故事啊,不能离开历史上的一些规矩和定例,脱离了,那就露怯了。就说他今天讲的故事吧,说是皇上御赐的,本来这种说法也是存在的,可他讲的不对,真正懂得历史的人马上就能听出来那说的是瞎话。他今天说的故事至少有两个地方是完全不对的。第一,在清朝,赏赐给官员的瓷器,那是有讲究的,根本不可能给粉彩瓷这样浮华的器物,要给就是给青花瓷,还得是缠枝莲花图案的,寓意就是要受赐的官员清廉自守,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瓷器?有,但也都是净色的,绝对的高雅大气,比如《茶叶末釉荸荠瓶》,《黄底雕瓷人物山水笔筒》。那些漂亮浮夸的粉彩瓷,本身在宫里就属于闲暇时候的玩赏物,就说那个小碗吧,平常一些妃子、贵人等拿着吃饭可以,可给皇上用就不行,尤其是在宴请大臣的时候,把这样的东西赏赐给下面的臣子?那是骂人啊。第二,小碗的底款是‘大清嘉庆年制’,这个就更不对了,他们以为下一代皇帝可以随意的把祖辈的瓷器送人?那可是忤逆啊。一个皇帝大行以后,宫里会把他生前的用物清理后要么烧掉毁掉,要么随葬了。有些大型的瓷器本身是摆在地方装饰的,还有一些疏漏的遗存也会存入宫中的内库里。怎么可能拿出来赏赐给臣下?他们连这个都不懂,还敢编出来忽悠人,只能骗外行。”

“哎呀!还有这么多讲究啊,这可是真的长见识了。”刘道源听了李凡的话可算是明白了,不过他还是继续问道,“可我看那个小碗的确很精美,很漂亮,难道不会是真的吗?只不过是他把故事给讲错了,保不齐还就是嘉庆朝的啊。”

“哈哈哈,你可是真好骗啊!你是不是认为清朝各个皇帝时期做出来的官窑瓷器特别多?”李凡笑完了继续说道,“其实啊,各朝皇帝官窑的瓷器数量是很有限的,虽然说是官窑,可真正算作精品的每年就那么几件,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几十件,大部分是日用瓷器,虽然也都有底款,可那些瓷器在那个时候有谁会认真对待?说起来,这样的瓷器也经常破碎损坏的,乾隆一登基,就把前朝使用的各种瓷碗卖掉了八千件,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四九城里的王公大臣们买回去了。价钱不贵,也没人认真保存,流传到现在的有,也不多。那个小碗如果是真的,从花型上看也不对,嘉庆基本上延续了乾隆朝的格式,粉彩器仍然盛行‘百花不露地’的格调,俗称‘万花锦’,落款多用篆书,今天那六个字是楷书,对吗?”

“哎哟,就那么两眼,你就看出了这么多名堂,可这瓷碗他们是从哪里搞来的呢?难道说是从国内仿制后带出来的?”刘道源想不明白了。

“欧洲有上好的瓷土,有高科技,有扫描的丝毫不差的设备,你觉得……”

PS:今日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