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杂说(6)(2 / 2)

紫色 situhan 5466 字 2021-12-11

范文程早期,用他自己的那套理论,大量的招募汉人汉将进入后金,买通明朝的关隘守将,让满清**每年顺利的从喜风口入关“打草谷”。等到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吴三桂向满清借兵的时候,多尔衮犹豫不决,拿捏不住,还是范文程为多尔衮剖析了厉害关系和有利因素,促使多尔衮帅兵进关,最后使满清得了天下。在进关以后,整个国策和规制均出自于范文程之手。

在努尔哈赤的后金时期,满族也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最后是借助蒙文的拼音文字形成了满文,其实,表面上看,满文与蒙文没有区别,只是拼出来的声音却不是一回事。满文从诞生之日起,就几乎是一种死文字,进关后,大量的汉臣充斥于各个衙门,就是军队,也是绿营兵远远多过满八旗,往来行使的文书如果用满文根本行不通,很快,满文基本上就被淘汰了,到了乾隆年间,还能说满语的人已经不多了,这就是满清能够在关内坐天下200多年的原因,他们完全被汉化,完全接受了儒家思想和信仰佛教,原来的萨满早就不知道扔到哪儿去了。

与元代赵孟頫不一样的是,元代的汉族文人是为延续和保留汉文化挣扎,清代的汉族文人却是在用汉文化在改造外族统治者。就说那个张廷玉吧,也是个不得了的汉臣,他其实是进入清政府的第二代汉臣了,其父张英也是生在崇祯年,长在顺治年,康熙六年通过科举中进士,那个时候,康熙还没亲政呢。

张廷玉是出生在康熙十一年,28岁的时候中了进士,随即进入了翰林院,康熙四十二年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纂修官,这是个啥职务?纂修的是什么呢?其实,这就是个重要的参谋角色,那个《亲征平定朔北略》其实就是一本康熙御驾亲征的作战方案,随即入驻南书房,正式成为康熙的“大秘”,授四品官衔,此时的张廷玉仅仅32岁。康熙朝,他先后担任过礼部、刑部、吏部侍郎,经筵讲官,武英殿试读卷官等等要职,到了雍正朝,张廷玉成为胤禛的左膀右臂。

可以说,雍正朝进行了诸多的改革,都与张廷玉分不开,他与雍正的关系也是铁的不行,不仅是入驻南书房,并且是第一届军机大臣里仅次于十三阿哥允祥的人物,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等被他当了个遍,没到一个位置就要重新整理和编制新规,诸多清王室的规制几乎都是出自他的手,可以说,张廷玉是典型的能吏和默默做事的人,他一生不结交外戚外党,不与任何人物往来过密,一生恪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雍正在世的时候就对张廷玉说“义固君臣,情同契友”,并许下了百年后让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殊荣,在清朝280多年的历史里,能够进入皇家太庙的汉人独此一人。雍正为啥对张廷玉如此信任和重用呢?因为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正是雍正青少年时期的汉学老师。

可就是这个张廷玉,在乾隆朝却是跟那个弘历不对付,家长里短的相互扯皮。,后世有些人说张廷玉如何如何,担心自己不能进太庙,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还说,乾隆借故去抄了他的家,就是为了恶心老臣子。其实,这都是后世一些人以自己的心胸去度古人,张廷玉活到了八十四岁,经历过九子争嫡,随康熙亲出行,辅佐过雍正,在全国实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等新政,他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到了那么高寿的时候还在乎什么进不进太庙?不过是逗着小皇帝玩玩罢了。

回到故事。

第二天,李凡就找到了谢伟长,把还在练习的工人找了过来,先给大家开了个简单的动员会,无非是强调安全问题和施工的细节问题,反复强调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和相互提醒,他要求,每天都要记录工程进度和细节,每个岗位都要在进入前检查,结束时检查,坚决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的漏洞。

随即,吃过午饭后,李凡就率领大家一起去了工程现场,放了一挂鞭后开工。

挖掘隧道的利器肯定是盾构机,那种通吃一切的能力也被李凡动了脑筋。挖掘这通往墓穴的巷道是无法使用大型盾构机的,可这不妨碍李凡去寻找和拼凑一个小型或者微型的盾构机。现代通信的发达,也极大的方便了现代各项联络,都没有让李凡亲自去上门,他就与一家机械厂赶制了一台他和谢伟长共同研发的微型“盾构机”。其实,就是在小型履带上安装了由电动机带动的只有1。5米直径的挖掘头,通过人工半自动化操作,一个小时就能推进十几米,只要由机器挖出了一个通道,剩下的修修挖挖的事情完全可以用人工来进行。

有了这样的利器,第一天的进度就超过了40多米,而且,巷道里的泥土强度非常好,谢伟长以专业的眼光审视后,甚至都不想起“拱”了,可是李凡不答应,还是按照计划,用订购的小型巷道支护把整个巷道都给弄利索。

十天后,李凡就不让使用机器了,根据测算和测量,李凡认为,距离墓穴的距离不会超过五米了,此时再要用机械去挖掘,那简直就是太冒险了。

在李凡的率领下,几个工人轮班用锹镐慢慢的挖掘,而李凡认真的检查每一锹挖掘下来的泥土。就这样慢腾腾的又干了二天后,李凡终于看到了墓穴的填土,这是与其他土层完全不一样的,他立即叫停,让所有人都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