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泰顺的夜市不大,也是这里开发了旅游项目后才兴起的,其中就有用当地柳条竹编制的叠梁拱桥模型,只不过由于无法借助地力,竹子之间的连接有的是用胶水粘着,有的干脆是用大头针穿过去。可是耿浩却是知道这个东西的道理,直接就买了二个,他要回去好好的研究研究。李凡把这次叠梁拱桥的计算和设计的任务交给了耿浩了,这让耿浩感到很是骄傲和自豪。
这设计桥梁的事情给了一个学物理的?是不是太搞笑了?其实不然,叠梁拱桥的核心就是计算木材的叠加产生在各个方向的力。作为物理方面的高材生,耿浩计算这些东西都不是问题。如果让三个姐姐去计算和设计,她们怕是还要回头去复习物理学里的力学知识,还得想法子去找公式计算。现在,让耿浩和康小唐加入这个项目,可以说是正合适。有了这两个人的加入,整个河道和桥梁的设计就交给他们。这样就可以把三个姐姐腾出来,专心去设计开发地盘的地面设计。
宸全地产拿到的这个项目看似规模不大,可实际上却是HXLC设计公司接单以来最复杂和最具有挑战性的,甚至比段蓝那边的设计还要复杂。为什么这样说呢?段蓝那边毕竟是系统工程,对于企业的设计都是有定式的,只要把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平衡好,而这些工作都在李凡搞设计大纲的时候就做的七七八八了。三姐妹进入设计的时候就是按照规范把大纲里的内容细化,划出具体的一张张图纸,最后再把图纸拼对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可现在要搞的这个既包括地产开发,又要建新如旧,还要兼顾旅游,保持古镇特色,这哪里有章可循啊?如果说照抄一些国内流行的旅游古镇那样去设计,也不是不行,问题是,那样就没有啥技术含量,也没啥意思了。那样的设计不要说李凡那里通不过,怕是这四姐妹都不干,她们现在可是非常注重自己的羽毛的,没来由的去模仿别人?
可要想自己设计出既具有传统古代建筑特色,又具有现代生活方便的新型建筑,不是个容易的事情。三个姐姐都是城市建筑设计专业,古代建筑不过是作为选修课放在第三学年的,她们到现在还没有学过呢。现在李凡拍着胸脯接了宸全地产这个单,能花点时间到这里的乡下“参观”一下吗?
李凡之所以要到泰顺来“业务考察”,除了要看叠梁拱桥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全国各地的古代建筑是不一样的,现在有许多“复古”的旅游小镇,搞出来的建筑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有时游客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去了啥地方。而李凡他们这个公司肯定不能犯那种低级的错误,所以,他们要在南方附近多走几个还保留过去模样的小镇子或者小村子。而泰顺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李凡能够知道这里也是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这一点上没人比得过他。
第二天,李凡他们找了个当地的旅游地接,直接说好了项目,钱不是问题,也不需要那个当地的导游解说,只带路就行了。于是,一行人在山里转开了,到了下午,吃过午饭后,这个队伍就“兵分几路”了。
第一路是耿浩和康小唐要去细看叠梁拱桥和仕水矴步,这是他们此次前来的重中之重。说这叠梁拱桥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靠树木相互叠加起来,利用地球的引力向下压,整个结构里不用一根钉子,甚至一些比较原始的叠梁拱桥连卯榫结构都没有,直接就是相互叠加,相互别着,而最著名的叠梁拱桥并不是在现实里,而是出现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画里的那个桥就是叠梁拱桥。
如果是一条小溪,一个小河沟,那么这种拱桥就很简单,两边斜插成八字形,中间就是平铺的板条,这个跨度一般在七八米左右。如果需要更宽的跨度怎么办呢?那就在两端的八字上再叠加上去,将原来的三组变成五组,还可以变成七组。叠加后的桥高度会增加,清明上河图里的那个桥就是一个九组木条相互别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很高大的几近圆拱形的“虹桥”。用短的构造材料,形成了大的跨度,在世界桥梁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当然,类似清明上河图里的那种“虹桥”是要用榫卯结构的。那是不是可以无限的叠加呢?也不行,毕竟跨度大了以后,使用的建筑材料就会多,而这些材料本身就有重量,如果建筑用的木材承受不了最后的总承载,那这个桥就不可能成功。所以,耿浩不仅要计算这种桥的结构和最佳搭建的角度,还要测算木材的承载力,测算桥梁两边扎进地基的强度和深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桥梁的安全,不然出事就是一个大事。
那个仕水矴步又是个啥呢?其实,就是在一些河水不深,水流不急,可是河面还有些宽的地方,用大小砾石或较整齐的条石,在浅水的涧流溪中筑起一个个石磴。由于这些石磴趴在水里像乌龟的龟背,所以,在古代史书里的记载叫“鼋鼍”(读音圆驮),在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叫这个东西为“跳岩”,而在闽浙地区管这个叫矴步桥,踏步桥等等,其实,这是人类在石器时代就开始拥有的最原始的“桥”,而后来发展起来的桥墩也是从这种“鼋鼍”上受到启发开始的。
从远古时期发展到唐宋时期,这种矴步桥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和越来越讲究。从原来简单的扔进去几块石头到后来要修建地基,铺设强有力的石料。从单行演变出行人交错的“避人礅”,甚至还有双向通行的高低桥,预备了涨水和平时的通行。到了明代,还发展出了可以通行小船的船道,船道上铺设木板,船要过的时候拿起木板,船通过后再把木板铺回去,这几乎就是现代大坝船闸的原始模型,而铺设在矴步桥下面的滚水坝也是现代拦水大坝的最早雏形。
康小唐在考察当地的仕水矴步的时候就非常认真,仔细的计算着下面滚水坝的结构、尺寸和强度,看着这里的仕水矴步,康小唐是真的有些震撼。
另一路是三个姐姐去几个具有特色的文化古村进行实地考察,这一路是吴广德开车,让导游带着,她们要进入一些村子里的古建筑里面去,他们要仔细看,仔细的测量,还要大量的拍照。如果不是给了当地人好处,讲好了价钱,那些民居的主人是不可能让她们这样随便的,好在有了孔方兄的帮助,这一队的活动进行的还算是比较顺利。吴广德还跟当地人搞的很熟,混了人家一顿晚饭吃。
还有一路是李凡亲自开车,带上凯琳娜和陈轩炫在当地的几个风景点写生,看到这么美丽的地方,两个“画家”不可能不拿出画笔记录下来,不仅是写生素描,还要指点丹青现场作画了。还别说,凯琳娜这个学期学的还真是不错,像这样比较粗线条的抽象的画山水,水平居然比陈轩炫还要高。
还有一路,就是周布斯这怪物自己。第二天他不跟大队出发,就在镇子里转悠,一会跟这个聊聊,一会跟那个吹吹,然后又去看那些古老祠堂里的牌位,还用一顿酒砸出了一摞家谱看了起来。这下子,硬是让这小子憋出了好几篇具有当地乡土气息的散文来,当天晚上他就发表到相关的专业网站上。真切的感受和切实的故事,让周布斯创作的散文非常接地气非常新颖,简练而有朴实的描述里透着对大自然和民族历史的崇拜,搞得系里一些同学打电话来询问他,他们想知道散文里的地方到底在哪儿?他们有没有可能也去一趟。周布斯得意的告诉他们具体的地方,至于说等不等同学过来,周布斯没有答应,因为他当不了家啊。
李凡一行在泰顺足足呆了三天,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下一站要去那个小镇。
(过节,今日只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