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五台行(1)(2 / 2)

紫色 situhan 6075 字 2021-12-11

“你们今天吃刀削面算是先领略一下这里的风味,明天晚上,咱们吃这里的火锅,喝这里的汾酒,那才是真正的品尝山西的风味呢!”李凡笑嘻嘻的说道。

“不就是吃火锅嘛,这里能够有啥稀奇的?”给大家点完刀削面的吴广德回来了,听李凡这样说就认为是老幺在忽悠大家,“到了冬季,。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哪个地方不是吃火锅的?翻过来覆过去,花样也有限吧?”

“就是,难道说还能比我们在成都吃的更好吗?”凯琳娜可是跟邓小丽吃过四川火锅的,虽然又麻又辣,一开始受不了,可到后来,还就好那一口呢。

“二姐,你别跟我说二哥没请你吃火锅,啊,你来介绍吧!”李凡笑着说道。

“嘿嘿,各位,这里的火锅的确不错,与咱们那里吃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过,这个宾馆里肯定是没有的,必须去专业店里或者小餐馆才有,是不是老幺?”

“二姐这就是偷懒,不肯把火锅史说出来,真没劲!”李凡喝了一大口茶水冲冲嘴巴里的“面味”,“要说起火锅的吃法啊,许多人说鼻祖就是这山西的大同,有人说这是汉化的蒙古人发明的,还有人说是汉人在这里借用地利而发明的,其实呢,这都不大对头。火锅的吃法其实就是把食物放进大锅里煮,这样的做法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出土了那么多大鼎,那是干什么用的?就是最古老的火锅。”

“啥?那些大鼎是火锅?老幺,你这也太能扯了吧?”林瑶直接就反击了,“华夏九鼎,定鼎中原,等等,怎么在你这里就是个……火锅?简直是有辱斯文!”

“哈哈……”吴广德笑的直捂着肚子,他是明白的,三妹这是掉进了老幺挖的坑里了,这学文科的和学理科的在对历史知识上的差异还真不是假的。

“着啊!在古代,一个部族,一个国家,靠什么繁衍发展下去?靠的就是食物,所以,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在古代,不管吃什么,没有现代的科学认识,只能是烤和煮,而烤对食物的损害远远大过了煮,所以,华夏祖先就发明了煮的法子,那些大鼎本身也是为了煮食而铸造的,在举国欢庆的时候,大鼎煮食,百姓持碗而食,视为大吉,最后成为国家强盛的象征。而大量出土的小鼎那就是古代官宦大夫家里煮食的工具,当然也有用陶器的,这个是不会错的。”

吴广德坏坏的笑着,这些他当然知道,可是那四姐妹肯定是第一次听说啊。而凯琳娜把这些翻译给老米夫妇听,没理解的就小声的问吴广德,等到李凡讲完了,凯琳娜也基本上翻译完了,听的老米和玛索是不住的点头,表示钦佩。

在西方,法国算是美食国度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御厨都还是法国大厨。可是,看看法国大餐,与其说是美食,不如说是美看的艺术品,要是论味道,论加工的模式等等,根本无法与中国餐馆相比。而把饮食上升到老百姓的民生问题,这是老米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而现在李凡娓娓道来,听着还真是蛮有道理的。

“你说了这半天了,这与明天你请我们吃火锅有啥关系?”黄瑛轱辘着眼睛问道,“不管南北,反正现在没有人再去用鼎那样的形式去吃火锅了。”

“也不完全尽然,古代的鼎食与现在的火锅吃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李凡的话锋一转,继续忽悠,“鼎在煮食的时候除非有特殊的工具或者看好风向,绝对不可能边煮边吃,而我们现在的火锅的核心就是边煮边吃,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嗯,这个说法我接受,似乎,还真是这样的,原来,在我们那乡下,三根铁棍的支架烧火塘,想要边煮边吃好辛苦的,许多人眼睛都熏红了!”

黄瑛来自湘西,那里的少数民族的火塘其实就是一种翻版的鼎食,不过是古人用鼎,现代人用铁棍或者不宜燃的粗木棍,从上往下吊着煮。

“而现代火锅吃法的源头还就是这山西的大同,这里人发明了带烟囱的火锅炉,彻底的解决了煮食的时候烟熏火燎的问题,可以说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科学进步啊。直到今天,大同出的火锅炉子也是价格不菲啊,使用上等木炭煮火锅的味道,那还是别有风味啊!哈哈,明天咱们就去领略一下如何?这里可是有口外的羊肉哦,还有不少海蛎子,各种蘸料和调料,想怎么吃,自己搭配就是了!”

“不对吧,有个烟囱就算是古老了吗?我们在广东的打边炉从来没有烟囱!”

吴广德好像是个说相声的捧哏,关键时刻却是搭上了话,还被说,他这个说法还是成立的,跟着林瑶、黄瑛都相应,都说他们那里的火锅是没有烟囱的。

“那是随着科技进步产生的新法子,所以说,没有大同火锅古老啊!”李凡得意的说道,“你们想想看,如果没有现代的酒精、液化气和电炉电磁这些东西,你们吃火锅的时候烧什么燃料啊?烧柴火还是木炭?或者干脆烧蜂窝煤吗?别说吃了,熏也把你们熏死了!当是熏蚊子吗?而在元代的时候,能够发明烧木炭的带烟囱的火锅不能不说是一大发明啊!而且,到后来,使用什么样的木炭也有讲究,最好的就是果木树木炭,比如桃木炭啊梨木炭的,明天你们吃了就知道了。”

这顿饭吃到后来,就是李凡在火锅问题上给大家科普了,把个老米听的喜笑颜开。可是在燕城里,王锐此时正忙的脚丫子朝天,他信心满满的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