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蓉城乐团演奏的花样可就浪漫许多了,那里本身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许多民歌山歌,经过改编后,都变成了交响乐了,而且,用交响乐的表现各种自然声音似乎还不够,于是,在交响乐队里又加上了民乐,还用交响乐队伴奏,演奏了好几曲民乐协奏曲,什么琵琶协奏曲啦,二胡协奏曲啦,甚至在演奏中用竹笛替代长笛,把一些经典乐曲里演奏的更加有张力了,这可是吸引了不少音乐爱好者,尤其是一些不得志的半专业音乐人,无疑是给了他们许多启迪。
汉堡音乐节的成功,让西蒙也想在柏林秋季文化节上复制,可是与董事会谈的却是一个夹生的方案,这弄的西蒙很是不舒服,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什么叫顽固的守旧人,可他也没法子啊,毕竟,他也不过是个相当于经理人的身份,老板们不同意,他的乐团也就只能照旧。既然乐团要照旧,那外围呢?
西蒙去找菲尔德,菲尔德对董事会的态度也是颇多微词,但,那里的人在德国的上层领域里都是有分量的人,甚至跟菲尔德还隔着辈儿呢,他也不好出面去强令那些老顽固进行改变,同时,他也没有法子用减少补贴的法子去限制那些老古董,毕竟,菲尔德还得想着自己的**呢,而那些老古董可是人脉颇广,他们想要把谁抬上去可能会勉为其难,可想要把谁黑下来,那还是易如反掌的。
可菲尔德却不会像西蒙那样束手无策,更不会放弃机会坐以待毙,他想了想后,就把音乐节的承办单位换成了平涛文化,并许诺,具体的场外邀请可以由平涛文化“酌情”办理,他甚至直截了当的对平涛文化欧洲大区总裁路易斯说,“我要的是效应,对,就是整个音乐节效应,既然是节日,就得有个节日的样子!不能像过去那样,搞的干巴巴的,最后是少数人说好,多数人麻木,那样不行。”
路易斯,美籍混血,这点与刘道源差不多,只不过,他的父亲是个洋人,而母亲却是赴美留学后与当地人结婚,绿卡是拿到了,可是在美国谋生并不顺利,于是,两夫妻生了路易斯后就回到了家乡,两人本来都是在某大学里教英语的,当那个时代各类电视剧增多了,需要一些白人去出演某些角色后,丈夫去当演员了,不管演的如何,凭着一副白人的面孔,还真是客串了不少角色。
正因为路易斯的混血特点,才被平涛文化招募到麾下,而路易斯虽然没有公开自己的华人名字,可圈里人都知道,他那个路易斯其实就是汉语“鲁艺诗”的谐音,而他的母亲就是姓鲁,是来自齐鲁大地,**后最先出去的留学生,而路易斯本身几乎有一半是在母亲的故土成长的,是那种典型的白皮黄心的“鸡蛋人”,而且,他的汉语说的倍儿溜,没法不溜,打小上的就是国内的幼儿园,尽管他那个爸爸几乎天天跟他说英语,可是路易斯的母语还是汉语,他是长大后不得不去美国读书才学的英语,有家里的语言环境,他的英语也很不错。
从心里说,路易斯是真不想回美国,他到达美国后,生活极其不习惯,跟在国内比起来,美国的生活远没有想象的好,起码在美食上就不行,而且,为了读书,家里在纽约是租房子住,想要在这边买房,母亲是坚决不干,理由也很简单,在美国买房子,什么时候都得纳税,他们又不想回到美国生活,那钱等于白花。
路易斯的父亲不过是一个在电视剧里客串白人角色的偏门演员,收入不上不下,在国内还可以四处兼职,捞外快,可一旦回到美国,继续当演员肯定不行,到大公司去当汉语翻译?似乎那些办公行文的东西他还翻不了,而妻子更是会无事可干,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年龄都不占优势了,如此算计起来,他们觉得,在美国远不如在国内生活的压力小,何况,他们的儿子已经成长起来。
路易斯大学毕业后回到国内,最早是替在国内混演艺圈的外活人当经纪,而且,他在大学里学的也是这个学科,也正是在当经纪的过程中与平涛文化频繁接触,最后,被江涛给招到了公司里,主要是因为要在海外扩展业务,路易斯的外表是非常有优势的。尽管在西方宣传里,什么普世价值啦,什么**啦,其实,种族歧视是一直顽固存在的,在许多领域里,正是由于面孔上的差异,西方白人在交易或者合作中就是不配合,就是不当回事,是,你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点明、指责甚至控告对方,可作为商业机构,那不是目的啊,目的是业务,是赚钱。
很早,李凡就留心了这些,所以,他在欧洲极力的扶持刘道源这个“鸡蛋人”,也把这样的观念灌输给表哥钱博平、陈美生等人,所以,在涉外的企业里,出头露面的几乎都是白人面孔,而在骨子里,这些人对华人文化都是认同的,包括那个在纽约帮易世攀打理百年老店的洛伦索,那也是华人的女婿啊,也会说汉语了。
路易斯以平涛文化欧洲大区总裁的身份跟菲尔德进行了好几天的商谈,最后才算是敲定了最后的合约,为了使平涛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菲尔德可以说放了很多权利,甚至是“只要不违反联邦法律和各种规定,都可以去干”,而路易斯为了获得最大的自主权,在价钱上也是一让再让,可以说,也是把自己放在了风口浪尖上了,可让路易斯没有想到的是,他在请示江涛的时候,江涛居然完全同意,甚至还承诺,如果发生亏损,总公司会给于补贴,这,这是个啥状况?
啥状况?用冠冕堂皇的话说,这叫文化交流,叫加强与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用阴暗点的意思说,这就是典型的文化输出,当年,美国就是用这一手,把好莱坞的东西在欧洲横扫,碾压了欧洲电影制片业,直到今天,欧洲的电影基本上没法与好莱坞抗衡,就是标榜独立的法国,他们的演员要出名,还是得去好莱坞,说白了,这就是资本的碾压,当资本进入文化界,这种碾压就无法避免。
让西蒙和董事局沮丧的是,响应柏林秋季文化节的专业顶级乐团并不多,只有与柏林乐团联系紧密的布拉格乐团敲定了应邀参加外,其它著名乐团说的都是模棱两可的话,比如,巴黎乐团以休假回来排练不到位为理由,暂时不响应德国的邀请,伦敦交响乐团则是以排练新乐章为由,暂缓回复邀请。而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干脆就说“已经去了汉堡,柏林就不去了。”直接拒绝了邀请。芝加哥乐团以音乐节恰逢“哥伦布纪念日”为由,他们要在当地举行纪念音乐会,也不来了。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西蒙简直是欲哭无泪了,如果音乐节只有自己的乐团唱独角戏,那还叫什么音乐节啊?直接叫秋季音乐会不就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