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堂内,左穆神情严肃,双目微垂,合大道音:凡学此法者,需谨记,心存天地之念,勿生恶念、勿生歹念、勿生贪念、勿生......心存善尔,方可持法,切记,勿忘!
九儿稽首行礼,唱诺:寡人谨记、寤生谨记、九儿谨记。
然后缓缓起身,之前那种激愤之色早已淡去,面色沉静如水,心中从未如此宁静,让九儿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心、泰然。
左穆嘴唇一张一合,声音并不洪亮,但清晰可闻,直至身体每一寸肌肤,九儿心中骇然,更加谦虚恭谨。
只听左穆继续诵咏道:既,心诚意正,意正气生,乃至凑理之存,与皮毛焉,与筋骨焉,与腑脏焉,与气血焉,与天地焉;......人气莫如竣精,竣气宛闭,百脉生疾;竣气不成,不能繁生,故寿尽在竣。竣之葆爱,兼予成佐,是故道者发明唾手循辟,靡从阴从阳,必先吐陈,乃翕竣气,与竣通息......闭气内息,从旦至中,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
九儿听着左穆诵音朗朗,悦耳至极。
忍不住跟随左穆诵咏起来,两个声音一前一后,一高一低,缓急相宜,动静相合,犹如天籁之音,堂内绕梁而行。
两人神色愈加平和,愈加豁然,犹如脱离世间凡尘的仙人一般。
过得一个时辰,九儿终于得法,问,先生何为动?何为静?何为动静相宜?
左穆说道:动乃阳之首也,壮骨骼、健筋肉;静为阴也,健五脏,御六腑,通血气是也,动静结合,阴阳互生,经络自通,康生健存也。动有动之功,静有静之法,动静结合阴阳自成,方为一体。而凡此种种,心生也。心恶则不静,不静而行此法,无益而害生矣,但其中奥妙无法尽言,各人自有不同,上君需自行感悟。
左穆知道,真正的静坐、吐呐是没有一定之规的,而是要根据正心不同、意诚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健康不同、环境不同、心情不同、季节时令的不同、时辰不同,而静坐吐呐之法亦有不同,是故世间多有此法,而成者甚少,便是拘泥于先人之言说,更甚者,断章取义,图利得名。
九儿领会先生意思,只说三分话,七分靠自己,正印了痒序那句“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授之道。
先生是让自己去领悟,思考。
果真日后,九儿恨意不消,四处征伐,致使无辜性命遭受屠戮,此后,心智身体俱受大损。虽如此,寿数已近一个甲子,是郑国为数不多的长寿国君之一,若不然过百岁,亦非不可。然,凡事似乎自有定数,对于这个外来户的左穆而言,懒得想那么多,活的就是那么随意,以至于祸及自身。
巾注:
公子叔:三公子,其时语言为倒装。卒:死,对三公子不能说死,诸侯之子,只能说卒。殁:上大夫死称殁,其意还有有刎亡的意思。
邑:古代行政区划名,(五家为轨,六轨为邑),文中为封地的意思。
轼:车上的扶手,春秋时期,士大夫出行站立乘车,车上立个太阳伞;
上车,称为升车;
戎仆:古代车夫的称呼。
书中养身之法,取至于彭祖养生经,据传彭祖活了八百八十多岁,多种书籍皆有记载,真假难辨。
而花巾读里面写的话语,笔法和用词语明显有春秋时期特征,所以断定此书应创于春秋时期或者西周末年,而非彭祖所著。
巧的是《黄帝内经.素问》,华佗五禽戏中都有类似的吐纳原理,再看三丰道长的静坐吐纳方法,那种相似之处让你惊呆。
而三丰道长动静功都有,而更巧合的是,三丰道长有生年无卒年,或者卒年多是猜测,试想一个当时名动朝野的人,若要离世,能不有记载?他的徒弟也不少,怎么会不清楚自己的老师什么时候离世呢?
还用后世猜测?
也有人说故弄玄虚,故弄玄虚的人是没本事的人,人家自称一派老祖用的着吗?
玄妙之处,让人想着就过瘾。
奈何记载不足,唯有苦读其言,领悟其意,花巾苦不堪言,但苦后若饮茶一般,下咽后,甘甜自生,妙不可言。
关于春秋时期天子、国君自我称谓。
仅仅通过史料记载和最早文字记载几乎很难分辨应用原理,而且现在看到的史料记载最早只能追溯到春秋中晚期,而且多是西汉以后整理出来的。
所以被逼无奈,只能去看甲骨文,发现寡、孤、吾、我等自称早已出现,而这些显然不是地域语言所致。
那就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不同阶层的人,用的自称不能一样,就类似于朕,秦以后成了帝王专属;但是我们从文字记载中,却发现天子、诸侯自称中都用过:寡人、孤;所以只能是第二种可能,那就是一个人不同场合、不同环境、或者语境中的不同自我称呼。
这个在清末民初时,自称也是有些区别,多少能模糊的看到一些影子,但白话普及后,区分逐渐消失,伴随着消失的还有很多文化传承,也让后人无从得知。
另外吾既代表自己也代表我们。
例如《论语·学而》中,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显然吾不是指代自己,而是指代我们。
这句话是讲给学生听的。
吾身,身,这里指的是人的想法和行动。省,回忆,回想,思考;三省是一件事多次的回想、思考。
意思是:我们做一件事一定要竭尽全力,并且反复思考,反复的验证。
这是一种学习与做事的境界。后人解释成了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力,显然是用了后世的理解方式。
胡说八道至极,把自己的智商与孔子比肩,何其自大?
就相当于狗,盯着人的菊花,拉出的大便,狗就会想,这主人为何总把食物吐了出来?
站位不同,理解的意思天壤之别。
有时我常常感叹,理解不了,不要胡乱解释,不然真把古人大便时的样子,当成给你做饭了。
“为”,本意是付出全力做的意思,他核心意思就是全力以赴,竭尽所能;和今天我们理解完全不一样。
(为的象形文字是牵着一头大象去干活,为什么用大象?就是说“为”,是大做的意思,付出大的力量,不然牵只小狗就可以了)
每每想到此处,花巾不由感叹,再过百年,我们的文化还能剩下多少?
要不是看着孩子们学习时候,听到那些胡说八道的解释,我真的是懒得说。
他们才是真正的华夏的未来,复兴的未来。
求知,还是严谨一些的好。
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另外,古文如果读不懂,就多读,哪怕是一句话,反复诵读,你会发现,真他爷的厉害。
文章中,花巾采用原汁原味的文章,未作注解,便是此意。
智者自悟也,非教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