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显德元年胡卢河竣工之后,契丹骑兵便不能在河北无所顾忌地驰骋,且契丹如今内乱不休,无力南下,待我朝收拾好淮南,自然就会举大军北上,收回燕云。”
李延庆说罢,端起茶碗,不顾两位昔日下属焦急的神色,悠悠喝了口茶水,徐徐说道:“如今河北地价低廉,你们两家可以大肆收购,待到燕云收复,河北便会重回唐时的千里沃土,这笔买卖绝对是稳赚不赔。”
娄斌、戴景你看我我看你,两双眼睛都透着惊疑不定。
此时大家族必须以土地为根基,人走方便,地却是带不走的死物。
由于郑家的垮台,滁州缺少有钱的买主,娄戴两家手里大部分土地都没能处理干净。
迁往中原,两家最担心的,就是能否购置到大量优秀的耕地。
两家不愿迁往西北,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西北土地实在有些贫瘠,不适合安家立族。
可在河北就一定能如愿么?娄斌与戴景很难轻信李延庆的说辞。
思维一旦定型,就极难改变。
按照娄斌、戴景两人的固有思维,河北战乱百年,加之契丹蹂躏,必然已是千里无人烟,实在不是个安置家族的好去处。
可李延庆描述的未来光景,又着实有些诱人。
河北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在隋唐时乃是天下粮仓,人烟密集举世无双,甚至比长安所在的关中更为繁荣。
但自唐朝中期开始的百年战乱,彻底摧毁了河北的繁荣。
在娄斌与戴景的认知里,如今的河北,契丹、周朝以及北汉三个政权在此犬牙交错,战争与混乱才是河北的主旋律。
若是周朝当真能收回燕云,河北就算不能重返昔日荣光,也至少能恢复三、四成光景,不失为一个安家立族的好去处。
娄斌咽了口唾沫,轻声问道:“那胡卢河,真能挡住契丹骑兵?”
“光凭一条河自然是不能的。”李延庆轻轻摇了摇头,接着语气一转:
“但胡卢河北岸有大将张藏英驻守,此人从契丹投奔我朝,对契丹无比熟悉,多次败契丹骑兵于胡卢河岸,有此人坐镇,胡卢河以南自是高枕无忧,依我之见,胡卢河南边的冀州、赵州等州,都是相当不错的去处,你们两家可择一处定居。”
张藏英的大名,娄斌早已有所耳闻。
南唐与契丹是军事政治上的盟友,官方、民间的海上商贸往来也很是频繁。
娄家有远房亲戚在海上跑商,时不时会从契丹带些北边的消息回来。
张藏英最近两年,是幽州民间最负盛名的人物,他的光辉事迹在幽州广为流传。
但契丹毕竟是异族,南唐朝廷虽同契丹结盟,民间却不怎么待见契丹。
眼见契丹在张藏英手中吃瘪,这位娄家亲戚自是如获至宝,将消息带回滁州,见人就唾沫横飞,四处宣扬。
所以娄斌虽远在淮南,却也听闻过不少张藏英的事迹。
但传闻毕竟只是传闻,娄斌向来是不怎么相信的。
可如今见李延庆也肯定了张藏英的能力,娄斌不免有些动摇,双眼圆睁,微微出神。
李延庆抿了口温润的茶水,瞥见娄斌神情的细微变化,伸出手指:“我还可以告诉你们两个好消息。”
娄斌陷入思绪,一时没能反应过来,他身旁的戴景连忙回道:“还请推官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