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是来做什么的?”李昭承问道。
李素说:“这是一场决战,我们出现在这里,联合马泽帕和泽连科,就是要保证,输的那一方绝对不能输的太惨。”
李昭承想了想,还是不太明白,他又问:“荣王兄,我想知道,你希望俄国赢还是瑞典赢?或者说,这两个国家哪个赢了,对帝国更为有利。”
这个问题,其实李素也有些摸不准,因为他的心里也没有一个非常完美的答案。
如果俄国赢了,俄国的实力就会扩张,这是帝国不想看到的一幕,可以说,俄国是帝国在大陆上的最大的竞争者,没有之一。
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和印度斯坦帝国虽然也是与帝国陆地接壤的大国,但这些大国都与帝国隔着天然的屏障,高加索山脉、兴都库什山脉、里海黑海一类的,而俄国则完全没有,一条顿河可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天堑,特别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但如果俄国失败了,也并不那么的合适,因为按照裕王李君威和李素本人一起制定的战略,不论输赢了,蛋糕必须由帝国来切,战后本地的秩序也必须由帝国来主导,显然,失败者是愿意看到这一点的,毕竟帝国方面在欧陆一直追求平衡,平衡就意味着,失败者不会损失太多的利益,尤其是不会损失核心的利益。
瑞典如果是胜利者,帝国必然与瑞典之间发生冲突,这意味着双方二十多年来良好的关系会被打破,同时帝国在北欧也会失去一个伙伴。要知道,瑞典与普鲁士亦一样,也是帝国扶持的对象,其是用来平衡俄国的。
思来想去,李素说道:“还是让俄国赢,但不能赢的太多。”
李昭承摇摇头:“这可真是一个很困难的课题呀。”
“为什么这么说?”李素笑着问。
李昭承骑在马上,略略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其实特别简单,假如我们组织一支军队,比如把远征军三万多人集中起来,凭借我们在装备上的优势,加入任何一方,都会取得绝对的优势。在战后,也一定会获得主导地位。可问题在于,我们尽可能的不参战,那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了,不参战,还要控制局势发展,这不是很困难吗?”
李素欣慰的看着李昭承,打趣说道:“昭承啊,你说的很对啊,很有道理啊,作为统帅,我也一直被这件事困扰。”
“那你准备怎么办呢,荣王兄?”李昭承问。
李素驾驭着战马,靠近了李昭承,神秘兮兮的说道:“不如昭承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跟王叔说,我这边安排一下,造成个偷袭啊、士兵失踪之类的事件,借机参战算了,只要打起来,一切就由不得你爹了,到时候,还不是咱们哥俩说了算,你我都能立功,不好吗?”
李昭承听了这话,眼睛瞪大,连连摆手:“不行,不行,绝对不行,这种私下行动,可是大罪,荣王兄可不要胡来。”
“你不说,我不说,谁能知道。再说了,我觉得你爹未必在乎,他也知道这件事不好操作呀。”李素继续引诱。
李昭承依旧摇头:“不,不,这不光是爹爹的意思,主要还是国内的意思,皇伯父的圣旨。”
“我怎么瞧着你也不想让帝国参战呀?”李素问。
李昭承叹息一声:“到底是不义之战,又没有什么战略利益,参战有什么意义呢?”
经过了巴黎之战,李昭承对战争的看法也有了变化,在巴黎城外,他是亲眼看到那些不是军人的法国人,为了自己的信仰和民族、国家,舍生忘死的和奥地利的骑兵搏杀的,事实上,受到触动的人不仅是李昭承,还有当时驻扎在巴黎城外的远征军。
当时,远征军上下都不想加入战斗,而李君威做出不参战的决定后,也是得到上上下下支持的。现在同样如此,这场大北方战争,就是争霸之战,不参加也罢。
“荣王兄,你可莫要做什么糊涂事啊。”李昭承想了想,还是提醒说道。
李素哈哈大笑:“昭承啊,我也就是逗一逗你,哪里真的想着参战,瑞典和俄国两个地方强国争霸狗咬狗,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虽说国内的经济危机过去了,军费上没有什么限制,但现在这场战争既不能为我们的民族赢取生存空间,也不是匡扶正义,涤荡天下,我们何必掺和呢?”
李昭承这才放心下来,等回到营地,李永忠随即进入了帐篷,送上了诸多资料,说道:“王爷,二公子,这是从俄国海关搞到的,俄国最近几个月从帝国和海外进口的物资。”
俄国的海关当年是由晋商银行协助搞起来的,因此安全局在里面布子很多,搞到这些资料很简单。
李昭承和李素二人分开看着,李昭承看了一份进口武器的清单,光是从荷兰、英国就进口了一万四千把燧发枪,这还是海关统计的,其余的更不好说了,李昭承说:“沙皇好大的手笔,难怪口气那么大。”
而李素则看着从帝国进口的资料,里面包括罐头、车辆都非军事物品,但当看到一个栏的时候,李素说:“八成这一仗,彼得还真能赢了,这家伙可真会找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