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人可以改变国家,但只有合理的制度才能成就国家。
彼得就是李君威说的那个伟大的人,而后半句之中所谓合理制度就是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确定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彼得夺权和光荣革命发生在同一年,但历史证明,彼得确实改变了俄罗斯,但真正成就国家却是英国的新制度。而李君威手里的权力和资源不足以支撑他扼杀两个,在二选一的情况下,他选择了英国,而非沙俄。
虽然还是有些不甘心,但李君华与林君弘商议之后,最终给李君威下达了一个命令,让其来决定帝国对沙俄的外交策略,理由是申京距离西津太远。但南港距离西津同样遥远,但这从侧面反映了,李君华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希望让更明智的李君威来进行弥补。
在帝国二十七年的二月,李君威收到了来自申京的命令,但他却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
原因在于,这已经不是索菲亚刚刚掌权的时候了,早在三年前,索菲亚摄政时期,沙俄就加入了针对奥斯曼帝国的神圣同盟,成为了其中一员,并且发动了对奥斯曼的战争,但是与波兰一样,俄罗斯在与奥斯曼的军事行动之中屡屡失败,这也是索菲亚在国内失去威望的原因。
从古至今,俄罗斯的领袖未必要英明贤良,但一定要是一个强人,对外强硬可以,对内强硬也可以,否则位置都不安稳的。
因为沙俄加入了欧洲的同盟,这就意味着帝国不可能对其发动战争,因为帝国在欧陆战争之中的主要战略是,趁着欧洲主要国家争战,抢夺殖民地,占据更有利的地缘位置。神圣同盟与奥斯曼的战争,让帝国稳固了对西津和中亚的同时,同时拥有了开辟苏伊士运河、铁路的权限。而大同盟与法国的战争,帝国要争取的是美洲的利益。帝国只是想与法国结盟,而不是要与大同盟为敌,这个原则看起来有些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
而沙俄的情况也无需靠立刻发动战争来解决问题,虽然彼得在政变之中展现出了英明果决,但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位雄主。彼得对政治不感兴趣,一切国务都交由皇太后和他的舅舅们来处置,而他则醉心于军队的改革和建设,至少现在看来,政变之后的沙俄并不是多了一个英明的君主,而只是多了一个有前途的将领而已。
而且,主政当地的裴元器对这次政变应对的非常得体,政变之后,很显然的是,帝国试图暗杀彼得沙皇的秘密已经曝光,但是沙俄没有公开化,一来他们也不想与帝国开战,二来没有证据。安全局虽然三次暗杀失败,但收尾做的很好,参与暗杀的实施者不是被处死就是调回国内。(因为彼得居住在莫斯科的外国角,参与者都是雇佣的外国人,这也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政变发生之前,是索菲亚摄政王企图杀死彼得,提前通知了裴元器,裴元器则立刻联系乌以风,以演习的名义在镇北城集结了理藩院和陆军的两万五千兵马,多是骑兵或者机动步兵,目的就是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干涉,可索菲亚失败的实在是太快了,射击军的倒戈让莫斯科政变很快结束,没有给帝国干涉的机会。
但裴元器并未解除戒备,反而要求进入二级战备状态,这意味着与俄罗斯接触的远疆区、北疆区要进行一定的战争动员,从各绥靖区的旗佐抽调精锐的骑兵,调遣到规定的位置,因此,短短一个半月内,理藩院的藩兵加上陆军就有了四万人的规模,而部分动员的军队都在各地集结,并未前往边境,而一旦需要,帝国可以在两个月内动员一支七万人的军队,半年后这个数字是十二万。
之所以做出强硬的姿态,裴元器就是要告诉俄罗斯,政变不能影响帝国在俄罗斯的利益,尤其是双方的商业往来、战争赔款和海关授权等。
俄罗斯也进行了战争准备,却是把面向奥斯曼的前线军队调遣回都城莫斯科,显然,俄罗斯人依旧记着裕王西征时帝国军队的强横战斗力。之后双方进行了接触,掌权的纳雷什家族一贯与帝国友好,他们决定坚持友好的政策,对于帝国参与俄罗斯政变,甚至暗杀沙皇彼得的事,俄罗斯人闭口不谈。
而最新的消息是,莫斯科政变没有影响两国关系,唯一的遗憾就是彼得沙皇两次拒绝了帝国使者的求见,纵然在哥萨克等问题上,双方还有诸多分歧,但整体关系还算友好。裴元器甚至还亲自率领一个商团前往莫斯科,而彼得沙皇同样也派遣了一个五百多人的外交团队前往西津,只不过谁也没想到,彼得沙皇就混在这个团队之中,潜伏在西津、苏伊士等地,对帝国的军事和经济进行了秘密考察。
也因为如此,李君威没有向兄长抱怨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而是谦虚的表示,他什么都不用做。
而李君威在南港休息了几个月,得到的好消息是高必成已经攻占了波托西及周围地区,并且建立了统治秩序,而刚刚抵达南港地区的帝国矿业公司的人员立刻陆地前往波托西,让国有企业接管银都是一开始就制定好的计划,而这家新成立的,隶属于帝国矿业公司的波托西矿业公司,则更像是一个东印度公司似的机构,拥有军队、行政机构,玻利维亚一带就是它们的专属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