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高建武又催问道:“杨兄,可有诗作。若是没有,就坐下喝酒,就当高某不曾说过,呵呵!”高建武边喝着酒便冷讽着杨二。
“这风雪真大啊!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杨二自言自语着,收回了看向窗外风雪的目光,缓缓关上窗,缓缓踱到众人面前,低着头缓缓念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众人初时,还不以为意,只当杨二念不出咏梅诗而在小声抱怨着什么。待听到杨二缓缓的一气念完,顿时全场震惊。
“啪嗒~”高建武手中的酒杯不经意间从手中滑落,掉到了木地板上。这仿佛成了引爆众人齐声喝彩的信号,顿时满屋叫好之声迭起,似乎要将屋顶掀翻一般。
“杨二兄弟,王某自以为才学天下无出右者,今日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吾不如贤弟多矣!呵呵!”王梵志端起酒杯边说边缓缓喝着,一脸的无奈与失落状。
“呵呵!杨贤弟大才,我等皆不如矣!今日得识,乃平生之幸也!韦某敬杨贤弟一杯,请~”韦世康兴奋无比的说道。
“我等佩服,愿与君同饮。”辛公义等屋中众人纷纷举杯叫道。
一杯过后,只见高建武起身缓缓走到杨二桌案前,拱手深施一礼后,说道:“高某自小长在长白山,酷爱中原文化,从小苦学,自觉有成。今日方知实乃井底之蛙也。中原天朝人才济济,在座诸位都不在高某之下。杨贤弟更是我辈中之翘楚,高某不如多矣!今日多有醉意,就此告辞!诸位,慢饮,高某去矣!”说罢,高建武行了一个圈礼后转身推门而出。
“大哥,他这是~”萧玚来到杨二身边不解的问道。
“此人非是我族之人,定是高句丽国才子,特来打探我朝学子后辈学识底蕴的,只可惜今日为兄令其铩羽而归。”
只是杨二未曾想到的是,他在聚星阁学子聚会上吟诵的两首诗词,很快便在京城所有备考学子中传颂开来。连带着杨二口中所说的内弟子也被传为当今不出世的神童了。
人们纷纷猜测着杨二的真实身份,竟有人在品读了《卜算自-咏梅》之后,断言能即兴赋诗之人与两年前皇宫中秋夜文皇陛下大宴群臣时的晋王杨广实为一人。这一判断传出,让一众学子们全都大呼可惜,错过了聚星阁一睹当今圣上风采的绝好机会。
此时,在京城某处客栈内,高建武正盘问着一个交好的同学:“汝方才之言可为真?那日聚星阁自称杨二赋诗之人真是当今天子?”
“高兄,京城才子们都这么说,还有甚者竟然拿出“莫名堂”,不,是皇上杨广的诗集来对比,发现有一共通之处。”
“什么共通之处,快说。”
“帝王霸气~就是其字里行间都具有一股帝王之气啊!”
“啊?”高建武听得痴呆了,若是无人点破,他还不觉。现在经人点破玄机,这让正在研学“莫名堂”诗集的高建武顿时醒悟过来。没有谁能比他更能理解这诗中的帝王之气了。
新的一年是在杨二早朝中开始的。
六部一处各阁相分别陈述半年以来的工作成效及请示新的一年各部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
至杨二登基到现在差不多正好半年时间,因为内外皆无战事,这让杨二有些当翘脚老板的感觉,但好在自己设置的六部一处机构运行顺当,全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让杨二和满朝文武高兴的是,这半年来彻底解决了全国百姓吃饭的问题,就算今年仍属寒冬,全国各地均无人员冻饿而死的现象,这在满朝文武眼中绝对可算是个奇迹。
还有一件事情让杨二兴奋无比,便是通济渠于半个月前全程贯通了。这个消息激起了杨二欲再度南巡的想法。
内务部、商务部、文教部以及外事民族部四部委的汇报,杨二都没有太多可说的,感觉一切都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进行着,无非就是最终实现目的的时间或早或迟,在各部阁相和副相的管理下,循序渐进式的发展,基本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杨二对这四部的要求几乎一样,那就是宁可慢点也要求稳,国内无论如何不能出现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动乱,只要不发生内乱,那么不管怎样,国家的发展都是向好的。四部委阁相也都向杨二作了保证。
最为棘手的就是宇文化及的防务部;
最不用去过问的便是张恒的刑督部;
最让杨二感到不安和恐惧的便是军情处上奏的内容。
对于防务部而言,现在最棘手的是两个方向,一是西突厥日渐显露东进之势;一是东北新近崛起的高句丽国过于显露锋芒了。相反,一直以来对大隋进行骚扰的东突厥反而越发的老实起来,长久以来并无动作,摆出了一副与南方大隋两不相扰的态势。而对于杨二要求的作好今年秋进兵陈国一事,宇文化及也都作了相应的部署和调整。面对三个外部敌人,杨二的方针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先从最软的陈国开始征服,然后设法削弱两部突厥势力,最后寻机向东北用兵一举击败正在兴起的高句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