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四郎要开商铺(1 / 2)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4405 字 2021-12-04

一阵阵锣声不远不近的响起,赵二郎和赵四郎都吓了一跳,从石阶上站起东张西望。

七郎笑道:“是东市收市的锣声。我这里是安邑坊,北边隔了一条街就是东市,明天带你们去东市逛一逛。”

俗话说“买东西”,这东市和西市,就是长安城的商业中心。

两市的格局一样,都是四边高高的土墙,里面纵横的四条大道成“井”字型,被称为“市井”,将坊市分割成九块,数百家店铺面朝大路而开,日日熙熙攘攘。

七郎上回来长安,就跟圆通好好逛了西市,回去好一通吹嘘。

赵二郎和赵四郎听到鼎鼎大名的东西市,都很向往。

赵四郎说:“我这一次进京,和家里商量了,我们家在长安城买个铺子,开香料杂货铺,我来做掌柜,幺弟觉得怎么样?”

七郎觉得这个主意极好!

他最初的理想就是杂货铺小东家,虽然现在已经变成宰相啦,但做人要不忘初心,四哥继承他的理想也很好啊!

“四哥来长安做买卖,就是长住了,我当然高兴。但东市和西市好的铺子难寻,估计得托牙行寻摸一段时间。”七郎说道。

当初他们三宝商行的铺子,刘家都寻了小半年,才寻到一个地段好的。

赵四郎笑道:“不着急。我们先过来看看,然后带你回家过年,明年开春送你来国子监读书,我再开铺子。”

顿了顿,他说道:“这个铺子就我们自家开吧,你和刘家、董家合伙的买卖已经很多了,产业太多,账务也麻烦。”

亲兄弟明算账,何况是同窗?

历来合伙做买卖最难,尤其是买卖做大了,少有不翻脸拆伙的。

七郎想了想,最初和刘家、董家合伙,是因为自己年纪小、赵家又是寒门小户,像白糖、辣椒这种暴利的东西,怕保不住。

他和刘家、董家合伙,虽然沾两家的光,也带着他们一起挣钱了,谁也没亏欠谁。

现在四哥想单干,也说得过去。

七郎说:“四哥说得有理,三哥的麻辣烫食肆都是我们自家的,长安杂货行也不必和他们两家合伙。这是你的买卖,铺子写你的名字,我也不参与。有从三宝糖坊、毛织坊进货的,按价结算。”

他不参与进去,就更没有“过河拆桥”的嫌疑了。

毕竟三家都是独立的,刘、董两家也有很多买卖,不带上赵家一起做的。

而且,在国子监读书恐怕比府学还忙,他也没精力打理铺子。

七郎又问赵二郎:“二哥有没有想法,做什么买卖?”

十个手指有长短,兄弟间不患寡而患不均。

赵二郎摸了摸七郎的头:“你小不点还挺多心眼!爹娘不是说了嘛,你挣的钱、三郎、四郎挣的钱,交给家里的那部分,将来我们七兄弟分。认真说来,我和大哥在家种地,不用操这些心还能分钱,我们都很乐意。”

七郎的小脑袋在赵二郎掌心蹭了蹭,调皮地说:“哥哥们最好!有你们做后盾,我才能往前面闯!”

赵二郎是个中年人了,看着年轻的四郎、年幼的七郎,笑得温暖……

他做兄长的没什么本事,只能把家里的活计打点好、把爹娘照顾好,让弟弟们可以没有顾虑地往前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