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未变道先变(2 / 2)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6130 字 2021-12-04

实际上,各朝各代的奠基精英们都有极长远的眼光,

也都认真的思考过王朝治乱循环的问题,并且想出了很多的办法。

但都无法突破“生产力不足”这道桎梏,

既然开荒种地的增长速度,永远都不可能赶上百姓的自然繁衍和增长,

生产资料的“发展”有极限,而人的“发展”却没有极限——

那鼓励发展就是危险的、要命的、自取灭亡的。

这一点,对当前的同舟社也部分适用,

若是没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消化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

仅仅是之罘湾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就能把同舟社撑垮,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经历了人口锐减的乱世后,那些奠基王朝的人杰们痛定思痛,谋求出路。

但受限于生产力的不足,最终都只能无奈选择设计一个静态的、稳定的、不变的理想社会模型。

没有谁会痴望王朝万载,能维特几百年就行,国祚延续的时间越长,就越成功。

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后世,

很多人衡量古代王朝“好不好”,照样会带入这个标准。

因此,在治理国家的精英眼中,

未来的几年,“天”会变吗,还是谁想让“天”变?

“天”既然不变,“道”也不会变,

那制定未来几年的“发展计划”,就是极度的“政治不正确”!

这并不是开玩笑,而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大事!

当然,同舟社现在还处于造反的阶段,并没有完成大一统,

就需要不断发展,以完成“天变”,进而实现“道变”。

但实现“天变”和“道变”以后呢?

还要走老路么?

实际上,现在的同舟社也解决不了人的发展与生产资料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但徐泽坚信,未来的同舟社一定能。

所以,他让众人拟定发展计划的目的,

根本就不在发展计划本身,其实是为了培养众人制定发展计划的习惯。

在儒家独大,就连同舟社学校的所有教习都是靠儒家经典读出来的情况下,

搞学术辩论没有任何意义,一个人如何能辩得过包括自己下属在内的整个天下?

徐泽也没想用辩论的方式让属下人接受自己的思想,

他更习惯用铁一般的发展事实打脸,并让所有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的一切。

同舟社上下早就适应了社首爱开会、开短会,要材料、写干货的做法,

就连农曹曹首梁忠,也能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出能用的政令了。

再多一个发展计划,众人也能很快适应。

静态模型永远都不可能解决动态问题,

社会是动态发展的,矛盾客观存在,

有矛盾不可怕,可怕的只是闭目塞听,不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有矛盾就解决矛盾,解决不了矛盾,就改变解决矛盾的方法。

社会便在这种矛盾——解决——再矛盾——再解决的动态循环中,不断前进。

徐泽就是要在漫长的“造反”事业中,

培养众人制定发展计划,养成用发展眼光看问题的习惯,

并最终将这一习惯固化为制度。

待日后“造反”成功,

谁再提“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屁话,谁就会被众人当成异类。

<aonclick>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aonclick></di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