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2 / 2)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6089 字 2021-12-04

天子以御史中丞王安中为翰林学士。

又借明堂建成推赏赐,加童贯检校少傅,梁师成为检校少保,

宣和殿学士蔡攸、盛章、开封尹王革、显谟阁待制蔡儵、蔡翛,各迁官有差。

恰逢西蕃王子益麻党征降宋,

赵佶由是再次想起了一波三折的联金灭辽,

仍委检校少傅童贯全权负责通好金国之事,监司、帅臣不许干预。

但自徐泽翅膀硬了单飞后,童贯就只能从马政处得知登州有限的消息。

马政责官青州后,更是两眼一抹黑。

其人对宗泽又不放心,只能派人征求前登州知州王师中的意见。

可怜的王知军(王师中知广德军)被公相蔡京抛弃后,正彷徨无依,

收到童贯抛来的橄榄枝,赶紧抓住。

过了大半年,王师中其实也不清楚登州的情形,只能硬着头皮举荐马政,

还说平海水师指挥使呼延庆通晓外语,又博学多闻善于辨谈,也可以委派。

马政虽然关键时刻摆了自己一道,

但不用马政,就只能让徐泽抢了功劳,

王师中当然不愿意让徐泽得好处,他这个举荐也可以理解。

这其中的细节徐泽当然不清楚,但马政的任务却是明白着的

同舟社现在还需要时间完成转型,接着陪他们玩玩吧。

放下第一份情报,徐泽拿起第二份文件。

第二份文书,是关于官员和胥吏使用管理与监督的建议书。

已经写好了两日,宗泽一直在修改,这次一并送来。

其人已经知道同舟社在海外还有庞大的“基业”,

但具体规模和分布情况,却不甚了了,

因此这份建议书主要是立足登州的现状所做。

宗泽并没有泛泛谈治国理政的大道理,而是结合自身丰富的基层任职经历,

客观的评价大宋官吏使用管理制度上的好与坏,

有事例有分析,非常详细,显然做足了功课,

徐泽估计有七八万字,全部用毛笔楷书写就,非常厚的一摞。

在意见书中,宗泽既讲了大宋在官吏制度上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做法,又讲了一些乱象。

还从制度设计上的漏洞、前朝遗留的历史问题、长期积累的不良风气等方面,

分析这些大宋官场现状背后的根源和危害,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宗泽认为,大宋官吏使用上的最大问题,不是“冗官”。

真正的“冗余”的,只是大量的荫补入仕者,

特别是荫补后,只领俸禄不做事的官员。

而大宋的基层,恰恰是官员太少,不够用。

尤其是一线亲民官,其实并不轻松,

要处理的事务极为繁重,一般人根本应付不过来。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长期的实践中,

很多本该官员亲历亲为的事务,就分给了胥吏和属僚。

由此,又产生了胥吏欺上瞒下,把持地方的各种问题。

宗泽并不认为要继续加强对胥吏的管理,

因为,大宋对胥吏的管理和防范已经足够严,甚至严过了头!

在他看来,不解决官员的问题,就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胥吏的问题。

宗泽还就登州官吏的使用提了不少建议。

其人认为,在同舟社没有起事之前,

<aonclick>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aonclick></di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