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营,元秋特意强调不要任何一个人跟着,让他们把精力全部放在训练上。不但一千零二个人要训练,亲兵队二十个人也要训练,每日的训练成绩由火长记录,不合格的一律清走。
训练内容主要以体能为主,着重训练核心力量与手臂力量。
元秋把西疆军大部分的石锁都借来了过来,还借了几名新晋的校尉来帮助训练。
元秋走出北营,出营拐角就是白琴街。
婉兮住在那。
他转身看了看北营,叹了口气,并没有进入白琴街角,径直离去。
婉兮隔着窗户幽幽地看着元秋离开,既没有出声挽留,也没有跟上。
“都给我站好!别以为我没看到你在偷懒!就是你!小六子!今晚没饭吃。”
屋中有十一个小孩成一排扎着马步,孩子们双腿微微颤抖,有一个孩子见婉兮看向窗外,悄悄背靠着墙借力休息一下,背刚挨着墙壁,婉兮的呵斥声就到了,吓得他一哆嗦,赶快扎好马步,他不甘心自己一个人受罚,开口说道:“姐姐!我举报!小十一也在偷懒!”
最右边的小孩就是小十一,他被小六子凭空诬陷,涨红了脸喊道:“我没有!”
婉兮走到小六子旁,揪起他的耳朵骂道:“你小小年轻还学会诬陷兄弟了,不但今晚没饭吃明早也没有!”然后又朝小十一严厉地说道:“还有你!小十一听见了没!不准把你的那份分给他。”
其他的孩子幸灾乐祸,憋着笑。
这些孩子都是婉兮收留的孤儿,别看现在婉兮凶巴巴的,其实对他们极好,军营寄来的钱几乎都给他们买吃的穿的了,她自己一年四季就那几身衣服。孩子们对她极其感恩爱戴,一口一个姐姐地叫着,就算婉兮惩罚他们也不记恨。
婉兮收留了十一个孩子,邻里间少不了闲言碎语。几个八婆还当着小六子的面说婉兮坏话,然而小六子总是啐八婆一脸口水,跑回到家后在弟兄们面前痛骂八婆。
小六子常常在兄弟中说这么一句话:
“我们被婉兮姐收留之前过的是什么日子?来到这以后过的又是什么日子?以后别让我小六子发现你们在背后说姐姐坏话,不然就等着瞧吧!”
婉兮住在白琴街三号屋,于钩与崔老三住在对面的十号屋。
他们搬来这条街后,是与婉兮关系不错为数不多的街坊,每次上街都会买一大堆零食送给孩子们,于钩与崔老三一走,零食就被婉兮没收。
崔老三在房子里百无聊赖,躺在长桌上甩腿,说道:“咱们得在这呆多久,我的宗门还等着本掌门回去统率全局呢。”
“是啊,不然打麻将都得三缺一。”于钩津津有味地看着在集市书摊买的的话本,没好气地回答了一句。
崔老三说道:“我很认真地在问,总不能我俩给他守一辈子女人吧。你有没有发现,除了我们两个,还有两个人每天在监视着这条街。”
于钩:“那是楚大将军的人,劝你不要动什么意思。等元将军和婉兮姑娘成婚后,咱们就回长安。”
崔老三叹气道:“谁知道他多久娶婉兮姑娘,你说这小姑娘人长得美,还挺有爱心收留了这么多孩子,元将军怎么就不愿意娶呢。”
于钩翻了一页,说道:“你管得着吗。当然我说我要来平阳城,你非要跟过来,现在后悔了我可不负责。”
崔老三从长桌上跳下,向门外走去:“跟你说话真没意思,我上街听书去。柏林茶馆的说书先生说得比你那破话本精彩多了。”
于钩对说书什么的不感兴趣,没管崔老三,自顾自看着书。
此时元秋正路过柏林茶馆,茶馆之中座无虚席,只听里面传来说书人的声音:
“元秋将军一步作百步,转眼间人已经出现在那苏克城头之上,守军大惊,还未来得及出声,元秋将军力可拔山,一刀劈出,数十人倒下城墙。忽然黄沙漫天……”
听见说的故事,正是他本人,元秋收不住笑。虽然情节之间有不少杜撰,但听起来确实让人亢奋。他看了看天色,时辰尚早,不如进去听一听。
元秋站在茶馆空地,就这么听了起来。说书先生叙述故事的节奏把握得极好,语气抑扬顿挫恰到好处,如身临其境。
如果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自己,他应该已经相信了所有情节。
不知不觉中,茶里的人越来越少,已经空出不少座位,元秋却还是站着。
直到说书先生敲了醒木,代表今天的故事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