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案子办结,救命之恩(2 / 2)

说着,刘景将卷宗文书呈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脸上很高兴,接了文书仔细看了...

但看了文书过后,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潘璋站在下面,低着头,腿在打哆嗦。

李世民的呼吸变得沉重,两道眉毛挤在一起,徐徐抬头看着潘璋。

“潘刺史,一群穷凶极恶的马贼居然在你手下这么多年,而你却毫无察觉。”

李世民声音低沉,内心的怒火可以听出来。

潘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道:“罪臣该死!”

房玄龄三人不知道具体情况,只能静静地听着。

刘景说道:“皇上,潘刺史确实有失察职责,但江蛮子此贼着实狡诈,居然能混过每年的吏部考核,而且潘刺史到任前,江蛮子就已经冒充了马武,此事...”

县令年底要到吏部考核的,马武每年都要到吏部去,却没有被吏部识破,算起来,吏部也有责任。

李世民身体往后一靠,盯着潘璋半天,然后把文书给房玄龄,说道:“你们三人看看,觉得此事如何?”

房玄龄接了卷宗,杜如晦和孙堂过来看。

看完卷宗,三人都被震惊了。

“如此奇案,乃我朝仅有。”

房玄龄失声道。

县令居然被假冒,还设计杀了扬州别驾,夺了银钱,这是大唐开国以来没有过的事情。

杜如晦惊叹道:“若非刘少卿出手,恐怕此案真的要归于僵尸吃人了。”

这个案子扑朔迷离,如果让他们去查,肯定一头雾水。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此贼胆大包天,确是开朝以来未有。”

“你们说说,该如何处置?”

李世民问的当然是潘璋和吏部的责任。

房玄龄想了许久,说道:“潘璋身为一州刺史,境内发生如此大案,又是手下的县令所为,罪责难逃。”

“但此贼蒙混多年,连吏部都未察觉,潘刺史也情有可原。”

“而且,这次潘刺史在贼巢查获金银50万之巨,或可...抵消一些。”

事情本来就是这样,潘璋哪里知道马武是假的,连吏部都不知道。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责任是失职而已。

杜如晦拜道:“按朝廷律令,贼人作案,地方官能破案便是有功...”

这个规定看似不合理,其实很正确:好比县里有人被杀,这个不能怪县令,县令的职责是抓到凶手惩处。

李世民也是气头上,现在消了一些。

“汴州刺史潘璋,虽破了案子,但难辞其咎,罢免刺史一职,归家思过。”

李世民下了论断。

潘璋磕头拜道:“罪臣谢皇上隆恩。”

李世民只说罢免潘璋的官职,没有罢免品级。

就像一个市长被免除市长职务,但厅级干部的级别还在,随时可以起用。

李世民又对刘景说道:“刘少卿又破大案,这次辛苦你了。”

“朕想想,你的功劳很大,该如何奖赏。”

找回了官银,李世民满血复活,他很感激刘景。

刘景拜道:“职责分内之事,如何敢邀功。”

李世民呵呵笑道:“不,要奖赏的,待朕好好想想。”

“你们辛苦了,先回去。”

“这些贼人,着刑部和御史台,会同大理寺审讯。”

这样的大案子,必须是三司推事。

刘景突然说道:“皇上,微臣在曹州时,为让贼首道出银钱藏匿之处,私自许诺留他小儿子一命,此事未及上奏,请皇上降罪。”

这个事情必须说明白,省得朝中大臣攻讦他收留罪犯余孽。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事急从权,卷宗上说明了,朕看到了,你无罪。”

刘景拜道:“多谢皇上厚恩。”

李世民笑道:“好了,回去休息吧。”

刘景告退,潘璋也跟着起身退出了御书房。

人走后,李世民很开心,说道:“好了,钱找回来了,户部的奏折给他回了。”

相比于死了扬州别驾姜群,李世民更关心银子。

房玄龄马上回了户部的折子,李世民又把吏部尚书高士廉说了一顿。

后续的审讯一切按照流程来。

刘景和潘璋出了御书房,又过了承天门。

潘璋停下来,身上的官服汗透了。

“多谢少卿救我性命,还以为死定了。”

潘璋大呼好险。

刘景笑道:“本不是你的罪责,怕什么,回家去吧,我也回去了。”

潘璋说道:“我潘某虽是武夫,却不是蠢人,方才皇上和中书令明显是按照少卿的口风转的,救命之恩,潘某谢了。”

刚开始,李世民声色俱厉,刘景求情后,李世民明显语气软了。

房玄龄也是看刘景的面子。

刘景笑了笑,说道:“回去歇息吧。”

到了朱雀门外,骑着马,刘景回崇化坊。

刚进院子,就看到公主的轿子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