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扶一脸疑惑的注视着刚进营地的马车。
不一会儿,随侍在马车附近的骑兵纷纷下马。
有人急急跑来回报,“奉车都尉到了。”
“奉车都尉?”董扶一怔。
等反应过来是谁,手中一颤,险些揪下一把胡子。
刘焉的儿子刘璋竟然自己跑回来了?!
度过了最初的惊喜后,董扶猛然想起刚才庾献扬扬鱼竿,转身离去的悠然身影。
董扶心中佩服的五体投地。
国师,真乃神人也!
果然什么都不用做,刘焉的儿子就自己回来了!
董扶连忙对那小兵说道,“还不快去向州牧报喜。”
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刻,刘璋的归来,的确大大的振奋了益州牧府的士气。
董扶曾和赵韪、吕常等州中大吏讨论过,刘焉的几个儿子中,刘璋性情最是温仁,如若有割据一方的那一天,等刘焉死后可以推举刘璋继任益州牧。
刘璋的顺利归来,也让益州牧府内部高层产生了一场激烈的大讨论。
那就是国师庾献到底还靠不靠得住?
刘焉原本自认为对庾献已经足够知根知底,觉得他只是鹤鸣山中的一个小道士,因缘际会才成了朝廷承认的国师。
谁料这个小道士入门时间不长,一身的本领却这般莫测。
不但能在战场上力抗庞德,还能让以占卜谶纬闻名的董扶这般推崇。
这次更是轻易地就算出他儿子会自己回来,可见庾献确实是有些本领的。
董扶一力推荐,希望刘焉能重视庾献这位高人。
但是以王商为代表的稳妥派则觉得庾献本领越大,危险越大。
若是对他太过倚仗,一旦重蹈当初临阵脱逃的覆辙,那么益州军可能会瞬间陷入险境中。
“何况奉车都尉归来,未必不是因为我益州气数鼎盛所致。”
董扶听了黄权所言,摇头说道,“国师之能,不是你可以想象的。我觉得凡事还是要多问问他的意见。”
董扶地位崇高,黄权这个新晋从事不敢多言,看向坐在主位上的刘焉,“到底如何,卑职相信州牧自有明断。”
刘焉正神不守舍的不知想着什么,底下的话只听进三分。
见底下人都看着他,也不顾刚才黄权说了什么,向董扶皱眉问道,“国师不赞成我们和韩遂联手,说我儿自然会归来。现如今我儿回来了,我们派出的信使也出去了,那又会如何?”
董扶这才想到自己疏忽的地方,庾献的预言,严格来说只实现了一半。
庾献不看好和韩遂的联手,这又意味着什么?
董卓手里还有刘焉两个儿子呢!
益州牧府有了继承人,可以不在意这些,可那毕竟是刘焉的亲子,他岂能无动于衷。
董扶霍然起身,“下官知道国师去了哪里,这就亲自去问问。”
……
庾献神色平静的钓着鱼,心中却在暗爽。
想不到刚给董扶说了,自己装的逼就能实现。
这快乐,比修道有趣多了。
而且自己云山雾绕的一说,也沾不了什么因果。
都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莫非道门典籍里那些玄言玄语,也是类似的密码,读懂了就能窥探那些先行者想要暗示的众妙?
这种瞒着上天搞事情的爽感,先行者们也无法拒绝吧?
老子留下道德经启蒙后世时,是不是也有这种低级的快乐?
还是老子的快乐我根本想不到?
庾献感悟丛生,不知不觉竟颇有进益。
无论何等神圣书籍,写下的都是人话,道出的都是人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