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后背顶刀(2 / 2)

他并不是战事中受伤,而是在后方听说,前锋水军被流贼战船冲击,竟然没有挡住,败退而回时,气的他一脚踹翻了回报的中军官,因为太用力,不慎摔了一跤,不过这并不表示他有奋起而战、反败为胜的勇气,相反,他立刻就率领水军撤退了,由此造成了武昌的失守。

战后,崇祯帝有责罚的圣旨送到南京,不过却并没有实际处罚刘孔昭,一来刘孔昭是勋贵,崇祯帝一直都把勋贵当成自己人,二来,在崇祯帝看来,水军只是辅助的侧翼,胜败作用不大。

今夜太子忽然又提起,而且竟然知道他在船上摔倒的事情,他不由吃惊,难道身边有太子的探子?同时的,他也立刻明白,太子将功赎罪是什么意思了。于是他立刻哭道:“殿下明鉴,臣并非有意撤退,只是刘良佐他们……”

“我不想听理由,我要的是胜利!”

朱慈烺冷冷打断他的话:“明日清早,我就会起身,往武昌而去,你点齐南京水师,于我一同收复武昌。献贼在武昌搜刮船只,建了一支庞大的水军,你的任务就是击溃他们,前番在武昌败逃的事,绝不能再发生,就算是只剩下最后一艘船,你也必须给我战到最后,如果能取胜,我就恕了你的前罪,不然,我两罪并罚,谁也救不了你!”

刘孔昭一颤抖,击溃流贼水军,这并非可以轻易完成的任务啊。但此时此刻,却也不容他退缩,他咬牙道:“臣明白了。臣现在就离开江左营,回江船之上,连夜准备出征。”

“可。”朱慈烺脸色沉沉地点头:“去吧,望你不负你先祖的威名,也不要辜负了我对你的一番苦心。!”

“不破贼。罪臣绝不回来见你!”刘孔昭再拜了一下,爬起来,急急地走了。

望着刘孔昭背影,朱慈烺脸色凝重,一点都没有激励成功的喜悦。

就朱慈烺的本意来说,他并不想使用刘孔昭,不止是因为刘孔昭品行不端,和贪官奸商勾结,更因为刘孔昭无才能,无勇气,只有野心和贪欲!

但刘孔昭担任两年的操江提督,已经将南京水师牢牢控制在了手里,上下安插了不少心腹,如果拉下刘孔昭,换上其他人,新来的主帅没有一定时间,是掌握不了军队的,而收复武昌,迫在眉睫,容不得半点耽搁。

更何况刘孔昭是崇祯帝任命,即便手握这些证据,上疏弹劾,来回就是一个月过去了,因此,想来想去,朱慈烺最后还是决定留用刘孔昭。

因此,才有了今晚的棒喝和将功赎罪。

和赵之龙的安于富贵不同,刘孔昭的野心可是从来都不掩饰的,他原本是庶出,原本是没有资格继承诚意伯的爵位的,只因为正经的继承人,他年幼尚为成年的叔叔,忽然暴毙,奶奶也暴毙,诚意伯的爵位,这才落到他的头上。坊间传言,叔叔和奶奶,都是被他毒死的,朝廷曾经派人调查,但没有结果,最后不了了之。

不过流言始终存在。

成为诚意伯之后,刘孔昭始终不安分,向崇祯帝上疏,提出各种国策建议,终获得崇祯帝青睐,外放南京,成为了操江提督,而在甲申之变,拥立福王的过程中,刘孔昭上蹿下跳,出力不少。弘光帝立,组建内阁之时,他竟然想要入阁担任阁员,并大闹朝堂,甚至还当庭拔刀,要砍杀吏部尚书张慎言,激化了党争,凡此种种,都是大明两百七十年,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身为操江提督,担负江防重担,但清军杀到江边时,他毫无抵抗,仓惶逃回南京,虽然最后保留了一点气节,没有投降建虏,入海不知所终,但就破坏性而言,刘孔昭可是一点都不比赵之龙差……

但愿刘孔昭的野心,能化成他的战力。如果刘孔昭做不到,朱慈烺也不惜成为第一个处置勋贵的皇太子!

这一夜,朱慈烺宿在江左军营,虽然梦中有金戈铁马,惊涛骇浪,但却无碍他安安稳稳地睡了一夜……

……

江边水军大营。

刘孔昭回到营中,召集心腹将领,杀气腾腾地说道:“都去准备,明日一早,随太子出征,这一次不同以往,只能向前,不许后退,但有敢后退者,休怪本伯公无情!”

说着,拔出腰间长剑,狠狠斩在帅案的斜角上,

砰的一声,帅案一角,直接落地。

帐中水军将领都是惊骇,心知诚意伯真是急了,虽然不知道原因,但从刘孔昭凶狠的眼神却也知道,诚意伯绝不是在说笑……

……

江左大营。

清晨。

朱慈烺早早醒来,洗漱吃饭,还未吃完,全身甲胄的刘孔昭就到了,说水师已经准备完毕,请太子上船检阅,朱慈烺换了一个常服,批了大氅,在晨曦之中,离开大营,往江岸而去,虎大威的保定骑兵和武襄左卫在身前左右护卫,赵之龙连同江左营中的所有将官,在后跟随送行。

到了江边,只见帆樯如云,百舟云集,一百多艘大小战船已经集结完毕,虽然比不上天津水师和登莱水师,但场面亦是相当壮观。

朱慈烺更加确定,只要将官用命,全歼流贼水军,封锁长江,完全不应该成为问题。

宗俊泰例行上船检查,一切无误之后,朱慈烺登上刘孔昭的中军旗舰,离开南京。

临行前,他再次叮嘱张家玉和张名振,两人躬身听令。

等到韩赞周史可法连同南京的文武勋贵急急赶到,载着太子的战船,已经顺江而上,往芜湖、安庆、九江而去了。

一众人都是跺脚,恨自己来晚了,但除了史可法等少数几人,大多数人都是暗暗松口气,太子终于是离开了,这尊佛也终于是送走了,不然太子再在南京多待两天,不知道又会查出什么龌龊的事情呢,一旦和他们有关,那他们都逃不过责罚。

这一次太子到南京,虽然斩了三个人头,整肃了江左营得军纪,但是对南京勋贵官员和盐商勾结,收受盐商贿赂的事情,却一个字也没有提,勋贵和官员的心中,却并没有侥幸过关的轻松感,因为他们都知道,太子不提,并不表示不知道,不惩处,而是因为现在军情紧急,为了安定南直隶,不得不暂时放下罢了,等到缓过这一阵,就算太子不提,朝中的御史言官也不会放过他们。

但御史言官总好过太子,只要太子离开,不使用当场决断的雷霆手段,那他们就都还有回旋的余地……

___感谢“灵犀009”和“书友160614001446512”的打赏,谢谢~~